字典帮 >古诗 >浣溪沙(自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07

浣溪沙(自适)

宋代  苏轼  

浣溪沙  

倾盖相逢胜白头。
故山空复梦松楸。
此心安处是菟裘。
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
愿为辞社宴春秋。

浣溪沙(自适)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浣溪沙(自适)翻译及注释

《浣溪沙(自适)》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倾盖相逢胜白头。
故山空复梦松楸。
此心安处是菟裘。
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
愿为辞社宴春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境遇和内心追求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自己与友人相遇的情景,表达了相逢的喜悦胜过了白发苍苍的岁月。苏轼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在诗中体现,他感叹回到故山时却发现一切都已变得陌生,只能在梦中寻找过去的记忆。然而,他认为内心的安宁和满足才是最重要的,无论身处何处,只要内心安定,就像是身着菟裘(一种粗糙的衣物)一样,足够温暖。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的进退之间的思考,他希望能够过上安稳而简单的生活,不再奢求名利,只想过上平静的晚年生活,享受自由而自在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苏轼对于人生的独特思考。诗中通过对于相逢和回忆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和故乡的思念之情。后半部分则通过对于追求的反思,展示了苏轼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整首诗词以自然、朴素的意象和语言风格,呈现出一种淡泊而豁达的境界。作者通过对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于内心满足和平静的渴望,展示了一种追求自由和自在的心态。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思想内涵,为读者带来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共鸣。

浣溪沙(自适)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zì shì
浣溪沙(自适)

qīng gài xiāng féng shèng bái tóu.
倾盖相逢胜白头。
gù shān kōng fù mèng sōng qiū.
故山空复梦松楸。
cǐ xīn ān chǔ shì tú qiú.
此心安处是菟裘。
mài jiàn mǎi niú wú yù lǎo, qǐ jiāng dé jiǔ gèng hé qiú.
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
yuàn wèi cí shè yàn chūn qiū.
愿为辞社宴春秋。


相关内容11:

蝶恋花(置酒别公度座间探题得梅)

菩萨蛮

鹧鸪天

□□□(同前)

蓦山溪(至宜州作,寄赠陈湘)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吊严陵
    蕙兰香泛,孤屿潮平,惊鸥散雪。迤逦点破,澄江秋色。瞑霭向敛,疏雨乍收,染出蓝峰千尺。渔舍孤......
  • 少年游
    江国陆郎封寄后,独自冠群芳。折时雪里,带时灯下,香面讶争光。而今不怕吹羌管,一任更繁霜。玳......
  • 菩萨蛮
    薄衾小枕重门闭。孤烟照著人无寐。风雨夜来多。春寒可奈何。深闺香暖处。还解怜人否。只道不来归......
  • 玉楼宴
    记红颜日、向瑶阶,得俊饮、散蓬壶。绣鞍纵骄马,故坠鞭柳径,缓辔花衢。斗帐兰釭曲,曾是振、声......
  • 爱孤云
    闲爱孤云静爱僧。得良朋。清时有味是无能。矫聋丞。况复早年豪纵过,病婴仍。如今痴钝似寒蝇。醉......
  • 南乡子
    月色满湖村。枫叶芦花共断魂。好个霜天堪把盏,芳樽。一榻凝尘空掩门。此意与谁论。独倚阑干看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