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登总持阁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7-24

登总持阁

唐代  岑参  

写景  建筑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登总持阁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登总持阁翻译及注释

翻译
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
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思。
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
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

注释
⑴总持阁:在长安城永阳坊、和平坊西半部大总持寺。
⑵诸天:天空。
⑶井树:井边之树。
⑷渭川:渭水。
⑸金仙:用金色涂抹的佛像。

登总持阁简析

写这座高阁的高,诗人用了眺望的视角来写,主要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还加入比喻,对比这样常见的修辞来增加效果。“逼诸天”、“近日边”,这是夸张和比喻,“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也是夸张,但是在意义上有一种递进,使高阁的形象更具体。“低秦岭”、“小渭川”有夸张地成分但也有对比,拿这样的秦岭渭河来突出总持阁之高。其实在最后的结尾诗人的态度里也有夸张的意思,他当然不会真的为了一座高阁而出家,这里只不过是为了进一步说明这座佛寺古阁的环境清雅视野开阔罢了。全诗其实很有李白式的浪漫,李白的诗句里就常用到夸张的修辞。也就是因为岑参在诗里这样淋漓尽致得专写总持阁之高,所以使作品在整体上有了一种很突出的气势,这样的处理方法在他的诗作里是常见的,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岑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的特色。

登总持阁拼音读音参考

dēng zǒng chí gé
登总持阁

gāo gé bī zhū tiān, dēng lín jìn rì biān.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qíng kāi wàn jǐng shù, chóu kàn wǔ líng yān.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kǎn wài dī qín lǐng, chuāng zhōng xiǎo wèi chuān.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zǎo zhī qīng jìng lǐ, cháng yuàn fèng jīn xiān.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相关内容11:

酹江月(南康军和苏韵)

送杨府李功曹

立春

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

醉花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雩都华严寺
    手持竹杖访黄龙,旧穴空遗虎子踪。云锁断岩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
  • 玲珑四犯(此曲双调,世别有大石调一曲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
    叠鼓夜寒,垂灯春浅,匆匆时事如许。倦游欢意少,俯仰悲今古。江淹又吟恨赋。记当时、送君南浦。......
  •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后杏桃。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
  • 送杨山人归嵩山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岁晚或相访,青天骑......
  • 贺新郎·寄丰真州
    忆把金罍酒。叹别来、光阴荏苒,江湖宿留。世事不堪频着眼,赢得两眉长皱。但东望、故人翘首。木......
  • 送客之江宁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