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楼中故书连被兵尽亡去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艾性夫
2025-09-07

楼中故书连被兵尽亡去

宋代  艾性夫  

楼无长物只遗编,直当山翁负郭田。
累世相传俱扫地,斯文忽丧岂非天。
不归老子茶肠里,知堕谁家酱瓿边。
我固道穷书更厄,西风危涕倍潸然。

楼中故书连被兵尽亡去翻译及注释

《楼中故书连被兵尽亡去》是宋代诗人艾性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楼中的旧书接连遭遇兵乱而消失,
宛如山中的隐士失去了郭田。
历代相传的书籍都已荡然无存,
文化之美竟然突然丧失,难道不是上天的安排?
我无法回到那个有书的时代,
谁能告诉我,这些文化遗失的背后是何原因?
我确信,贫穷中的书籍更令人忧虑,
西风吹拂下,我的泪水倍感悲凉。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文化遗失和贫困的忧虑之情。楼中的旧书被战乱摧毁,象征着文化的消逝和知识的流失。诗人将其比喻为山中隐士失去了耕种的田地,寓意着辛勤努力的付出化为乌有。历代流传的书籍被打扫一空,文化之美的丧失令人痛心。诗人也感叹自己无法回到那个充满书籍的时代,思考着文化消失的原因。他认为贫穷中的书籍更加珍贵,而面对困境,他心中的忧愁如同西风吹拂下的泪水,倍感凄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文化遗失的忧虑和对贫穷境遇的痛心。通过楼中故书的消逝,诗人引发了对战乱带来的文化破坏的思考。他认为文化的损失不仅仅是物质的丧失,更是精神的贫瘠。诗人对贫穷和书籍的关系进行了思考,认为贫穷并不能剥夺书籍的价值,相反,贫穷环境中的书籍更加珍贵。最后,诗人以西风危涕的意象,将自己内心的忧伤与外在的困境相呼应,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文化的珍视。

这首诗词通过对文化和贫穷的探讨,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它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文化的珍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楼中故书连被兵尽亡去拼音读音参考

lóu zhōng gù shū lián bèi bīng jǐn wáng qù
楼中故书连被兵尽亡去

lóu wú cháng wù zhǐ yí biān, zhí dāng shān wēng fù guō tián.
楼无长物只遗编,直当山翁负郭田。
lěi shì xiāng chuán jù sǎo dì, sī wén hū sàng qǐ fēi tiān.
累世相传俱扫地,斯文忽丧岂非天。
bù guī lǎo zi chá cháng lǐ, zhī duò shuí jiā jiàng bù biān.
不归老子茶肠里,知堕谁家酱瓿边。
wǒ gù dào qióng shū gèng è, xī fēng wēi tì bèi shān rán.
我固道穷书更厄,西风危涕倍潸然。


相关内容11:

种韭

漫兴(四首)

漫兴

留客

次吴寿翁溪园韶寄题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宣和御笔二扇面
    黄芦白雁小汀洲,奎藻香罗一片秋。胜似纥干山下雀,冻飞不去使人愁。...
  • 苏台曲(五首)
    楼台春后掩,环珮月中行。莫上胥门望,寒潮昨夜生。...
  • 旧庐毁於乱十年矣吾老他寓每不能再葺戊子
    旧址相传五世昌,寒芜忍堕十年荒。老吾衰落空怀土,幸汝辛勤自肯堂。袖里莫忘无恤简,墙头犹有孔......
  • 宣和御笔二扇面
    纨扇轻盈宝月轮,莺花点染玉园春。凭谁为障西风起,万里黄尘竟污人。...
  • 平塘陶使君挽歌
    今代平塘老,前身靖节翁。死知随物化,贫与不官同。仕国棠阴在,休亭蕙帐空。容人方竹马,楚些已......
  • 煎后山峰上人新茶
    拣芽穰穰鹰爪黄,活火濈濈鱼眼汤。扫花席地白日静,穿帘透户春风香。唤醒松根渴睡汉,五更清梦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