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煎后山峰上人新茶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艾性夫
2025-09-07

煎后山峰上人新茶

宋代  艾性夫  

拣芽穰穰鹰爪黄,活火濈濈鱼眼汤。
扫花席地白日静,穿帘透户春风香。
唤醒松根渴睡汉,五更清梦从渠短。
泠泠灌顶欲通仙,稽首法云甘露碗。

煎后山峰上人新茶翻译及注释

《煎后山峰上人新茶》是宋代艾性夫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煎煮之后,山峰上的茶已新鲜,芽叶翠绿如鹰爪,香气逸散如澄清的鱼眼汤。清晨,花瓣洒落在地上,白日安静无声,透过窗帘传来春风的芬芳。茶水唤醒了沉睡的松根,宛如清晨的梦境从短短的水渠中涌现。泠泠茶汤滋润着头顶,仿佛要通向仙境,恭敬地向法云甘露碗行礼。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中人煎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现了茶的独特魅力和茶文化的价值。诗人通过茶叶的形态、色泽和香气,展现了茶的新鲜和美好。茶香透过窗帘,与清晨的春风融合,给人带来宁静和愉悦。茶水的滋味唤醒了松根,使人产生通往仙境的幻觉,表达了对茶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对茶叶、茶汤和茶香的描绘,展现了茶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情感。诗中的比喻和隐喻使得诗词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性。

诗人以翠绿的芽叶比喻新鲜的茶叶,将其与鹰爪的黄色相对照,强调了茶叶的嫩绿和生机。诗中的"活火濈濈"形象地描绘了茶汤的煮沸状态,使人联想到茶的热情和活力。"鱼眼汤"一词则巧妙地将茶汤的透明度和澄清的特点表现出来。

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色,如白日静、穿帘透户的春风香,营造出宁静和愉悦的氛围。茶水唤醒松根的描写,既展示了茶的醒神作用,又通过"五更清梦从渠短"的隐喻,暗示茶香扑鼻的瞬间感受。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茶的崇敬之情,将喝茶与通向仙境联系起来。"泠泠灌顶欲通仙"一句把茶水滋润头顶的感觉与仙境的幻想相结合,使人感受到茶所带来的愉悦和心灵的洗涤。"稽首法云甘露碗"则展示了诗人对茶的敬重和向往,用一种虔诚的姿态与茶进行互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山中人煎茶的描绘,以及对茶叶、茶汤和茶香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茶的新鲜和美好,以及茶所带来的宁静和愉悦。诗人通过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词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这首诗词赞美了茶的独特魅力,表达了对茶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展现了诗人对茶的崇敬之情。

煎后山峰上人新茶拼音读音参考

jiān hòu shān fēng shàng rén xīn chá
煎后山峰上人新茶

jiǎn yá rǎng rǎng yīng zhǎo huáng, huó huǒ jí jí yú yǎn tāng.
拣芽穰穰鹰爪黄,活火濈濈鱼眼汤。
sǎo huā xí dì bái rì jìng, chuān lián tòu hù chūn fēng xiāng.
扫花席地白日静,穿帘透户春风香。
huàn xǐng sōng gēn kě shuì hàn, wǔ gēng qīng mèng cóng qú duǎn.
唤醒松根渴睡汉,五更清梦从渠短。
líng líng guàn dǐng yù tōng xiān, qǐ shǒu fǎ yún gān lù wǎn.
泠泠灌顶欲通仙,稽首法云甘露碗。


相关内容11:

留客

次吴寿翁溪园韶寄题

次王古直哭兆先韵柬方石(二首)

感物

题危见心所藏陈常庵水月障及松鹤芦雁各一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平塘陶使君挽歌
    今代平塘老,前身靖节翁。死知随物化,贫与不官同。仕国棠阴在,休亭蕙帐空。容人方竹马,楚些已......
  • 宣和御笔二扇面
    纨扇轻盈宝月轮,莺花点染玉园春。凭谁为障西风起,万里黄尘竟污人。...
  • 楼中故书连被兵尽亡去
    楼无长物只遗编,直当山翁负郭田。累世相传俱扫地,斯文忽丧岂非天。不归老子茶肠里,知堕谁家酱......
  • 西湖曲(五首)
    草碧明沙际,霜红试雨初。官船荡素桨,惊散一双鱼。...
  • 古歙道中
    叠翠峰前听踏歌,十年脚债又经过。长因买砚迂途远,每为看山费日多。别渚清流团宿鹭,小桥红影动......
  • 赠数学姜兄
    向来涂抹趁春妍,老去栖迟叹雪颠。一倍法灵君说数,三生缘定我随天。正须花外羁奔马,莫向桥南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