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4

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

唐代  白居易  

乱峰深处云居路,共蹋花行独惜春。
胜地本来无定主,大都山属爱山人。

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翻译及注释

《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白居易游览云居寺时的景色,并以此赠送给名叫穆的地主。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乱峰深处云居路,
共蹋花行独惜春。
胜地本来无定主,
大都山属爱山人。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云居寺的景色为主题,表达了白居易对春天和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白居易游走在云居寺附近的峰峦中,感叹山间小径蜿蜒曲折,形成了一片错综复杂的景象。他欣赏着绚烂的花朵,独自享受春天的美景。他认为美景之所以存在,不是为了特定的人,而是属于所有爱山之人共同拥有的。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鉴赏能力。

赏析:
《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以白居易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云居寺的景色和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诗中的“乱峰深处云居路”形象地描述了山峦交错的景象,给人以错综复杂的感觉。白居易独自行走在这片美景之中,踏着盛开的花朵,独自欣赏春天的美丽。他将这个胜地的归属感表达得很含蓄,认为这样的美景并不属于特定的主人,而是属于所有热爱山水的人共同拥有的。这体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的平等态度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思考。

整首诗词行文流畅,用词简练,意境清新。通过描绘山间景色和抒发自己对春天美景的喜爱,白居易展示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热爱。这首诗词充满了诗意和深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启示人们应当珍爱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拼音读音参考

yóu yún jū sì, zèng mù sān shí liù dì zhǔ
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

luàn fēng shēn chù yún jū lù, gòng tà huā xíng dú xī chūn.
乱峰深处云居路,共蹋花行独惜春。
shèng dì běn lái wú dìng zhǔ, dà dū shān shǔ ài shān rén.
胜地本来无定主,大都山属爱山人。


相关内容11:

赠韦炼师

病中早春

权摄昭应,早秋书事,寄元拾遗,兼呈李司录

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韵寄之

自题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不二门
    两眼日将暗,四肢渐衰瘦。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志气与形骸,安得长......
  • 齐物二首
    青松高百尺,绿蕙低数寸。同生大块间,长短各有分。长者不可退,短者不可进。若用此理推,穷通两......
  • 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
    闲出乘轻屐,徐行蹋软沙。观鱼傍湓浦,看竹入杨家。林迸穿篱笋,藤飘落水花。雨埋钓舟小,风飏酒......
  • 东墙夜合树去秋为风雨所摧,今年花时,怅然有感
    碧荑红缕今何在,风雨飘将去不回。惆怅去年墙下地,今春唯有荠花开。...
  • 官舍闲题
    职散优闲地,身慵老大时。送春唯有酒,销日不过棋。禄米獐牙稻,园蔬鸭脚葵。饱餐仍晏起,馀暇弄......
  • 晏起
    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老去慵转极,寒来起尤迟。厚薄被适性,高低枕得宜。神安体稳暖,此味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