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自题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09

自题

唐代  白居易  

叙事  抒怀  壮志难酬  

功名宿昔人多许,宠辱斯须自不知。
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
马头觅角生何日,石火敲光住几时。
前事是身俱若此,空门不去欲何之。

自题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自题翻译及注释

自题

功名宿昔人多许,
宠辱斯须自不知。
一旦失恩先左降,
三年随例未量移。
马头觅角生何日,
石火敲光住几时。
前事是身俱若此,
空门不去欲何之。

译文:
自题

尽管崇拜功名是多年的愿望,
但宠辱之间的感受却无法预知。
一旦失去宠臣的恩宠,我将降职,
三年后才能再次评定我的功劳。
怀着想要找到马头上的角的心情,
我敲打石头点燃火花等待多久?
过去的经历带有同样的感受,身不由己,
而我无法离开这自由的宗教之门。

诗意和赏析:
《自题》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首诗。这首诗讲述了作者对功名的努力和得失的感悟,同时表达了对空门生活的向往。

首句中,作者提到许多人都渴望功名,但其实不知道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会遭受到宠辱之苦。

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感叹一旦失去宠臣的恩宠,就会失去一切荣华富贵。即使过了三年,重新评定功劳,也无法恢复当初的地位。

第四句中,作者用马头觅角的比喻表达了对事情的难以实现的愿望,以及对时间的苦等。作者敲打石头,期望能够点燃火花,象征着作者在苦苦等待和努力中。

最后两句中,作者认为过去的经历和现在的处境是一样的,无法改变,这也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但作者又提到空门,即佛门的生活,表示对世间名利的放弃和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功名得失的思考,以及对逍遥自在的空门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名利的矛盾心态和对自由平静的渴望。

自题拼音读音参考

zì tí
自题

gōng míng sù xī rén duō xǔ, chǒng rǔ sī xū zì bù zhī.
功名宿昔人多许,宠辱斯须自不知。
yī dàn shī ēn xiān zuǒ jiàng,
一旦失恩先左降,
sān nián suí lì wèi liàng yí.
三年随例未量移。
mǎ tóu mì jiǎo shēng hé rì, shí huǒ qiāo guāng zhù jǐ shí.
马头觅角生何日,石火敲光住几时。
qián shì shì shēn jù ruò cǐ, kōng mén bù qù yù hé zhī.
前事是身俱若此,空门不去欲何之。


相关内容11:

答马侍御见赠

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

早梳头

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子

翰林中送独孤二十七起居罢职出院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韵寄之
    云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懒却还。将谓独愁犹对雨,不知多兴已寻山。才应行到千峰里,只校来迟半......
  • 权摄昭应,早秋书事,寄元拾遗,兼呈李司录
    夏闰秋候早,七月风骚骚。渭川烟景晚,骊山宫殿高。丹殿子司谏,赤县我徒劳。相去半日程,不得同......
  • 病中早春
    今朝枕上觉头轻,强起阶前试脚行。膻腻断来无气力,风痰恼得少心情。暖消霜瓦津初合,寒减冰渠冻......
  • 白发
    白发知时节,暗与我有期。今朝日阳里,梳落数茎丝。家人不惯见,悯默为我悲。我云何足怪,此意尔......
  • 重题
    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久劳生。早年薄有烟霞志,岁晚深谙世俗情。已许虎溪云里卧,不争龙尾道......
  • 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
    昨夜江楼上,吟君数十篇。词飘朱槛底,韵堕渌江前。清楚音谐律,精微思入玄。收将白雪丽,夺尽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