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题忠州小楼桃花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3

寄题忠州小楼桃花

唐代  白居易  

送别  序文  

再游巫峡知何日,总是秦人说向谁。
长忆小楼风月夜,红栏干上两三枝。

寄题忠州小楼桃花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寄题忠州小楼桃花翻译及注释

《寄题忠州小楼桃花》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再次游览巫峡何时日,
秦人常问是谁知。
长久回忆小楼夜,
红栏上枝数两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巫峡的情景。他思念着往日在忠州小楼的风月夜景,红栏上的桃花枝点缀着那美丽的回忆。然而,诗人又感叹自己再次来到巫峡时,不知道是哪一天,不知道有谁能理解他的感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

赏析:
1. 诗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表述再次游览巫峡的心境,展现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思念之情。忠州小楼的风月夜景在他的记忆中长久留存,红栏上的桃花枝成为了诗人对往昔回忆的象征。

2. 时光的变迁:诗中的词句"再游巫峡知何日"以及"长忆小楼风月夜"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的无奈。他不再能够准确地预测再次游览巫峡的具体日期,而只能在回忆中长久地怀念过去的美景。

3. 自然与人文的交融:红栏上的桃花枝是诗中的视觉亮点,它们点缀在小楼的栏杆上,与人文景观相融合。这种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展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手法,同时也凸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言语表达,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思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情感。它展示了中国古代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引发读者对光阴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

寄题忠州小楼桃花拼音读音参考

jì tí zhōng zhōu xiǎo lóu táo huā
寄题忠州小楼桃花

zài yóu wū xiá zhī hé rì, zǒng shì qín rén shuō xiàng shuí.
再游巫峡知何日,总是秦人说向谁。
zhǎng yì xiǎo lóu fēng yuè yè, hóng lán gàn shàng liǎng sān zhī.
长忆小楼风月夜,红栏干上两三枝。


相关内容11:

岁假内命酒赠周判官、萧协律

寄答周协律(来诗多叙苏州旧游)

戏醉客

重赠李大夫

赠江州李十使君员外十二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李苏州,兼示杨琼
    真娘墓头春草碧,心奴鬓上秋霜白。为问苏台酒席中,使君歌笑与谁同。就中犹有杨琼在,堪上东山伴......
  • 乌夜啼(一有赋得字)
    城上归时晚,庭前宿处危。月明无叶树,霜滑有风枝。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画堂鹦鹉鸟,冷暖不......
  • 早朝思退居
    霜严月苦欲明天,忽忆闲居思浩然。自问寒灯夜半起,何如暖被日高眠。唯惭老病披朝服,莫虑饥寒计......
  • 晚从省归
    朝回北阙值清晨,晚出南宫送暮春。入去丞郎非散秩,归来诗酒是闲人。犹思泉石多成梦,尚叹簪裾未......
  • 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
    一别东林三度春,每春常似忆情亲。头陀会里为逋客,供奉班中作老臣。清净久辞香火伴,尘劳难索幻......
  • 履道新居二十韵
    履道坊西角,官河曲北头。林园四邻好,风景一家秋。门闭深沈树,池通浅沮沟。拔青松直上,铺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