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至扬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文天祥
2025-07-19

至扬州

宋代  文天祥  

颠崖一陷落千寻,奴仆偏生负主心。
饥火相煎疲欲绝,满山荒草晓沉沉。

至扬州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至扬州翻译及注释

《至扬州》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颠崖一陷落千寻,
奴仆偏生负主心。
饥火相煎疲欲绝,
满山荒草晓沉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文天祥在流亡途中来到扬州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颠崖陷落、奴仆背叛、饥饿和荒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忠诚的思考。

赏析:
《至扬州》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流亡途中所见所感。首句“颠崖一陷落千寻”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所面临的险境和困难。接着,“奴仆偏生负主心”表达了作者对奴仆背叛的失望和对人性的思考。诗中的“饥火相煎疲欲绝”揭示了作者在流亡途中所受的痛苦和折磨。最后一句“满山荒草晓沉沉”描绘了扬州的荒凉景象,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忠诚的思考。作者在流亡途中所经历的困境和背叛,使他对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诗中的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内心感受相呼应,形成了一种悲壮的氛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忠诚的思考,展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至扬州拼音读音参考

zhì yáng zhōu
至扬州

diān yá yī xiàn luò qiān xún, nú pú piān shēng fù zhǔ xīn.
颠崖一陷落千寻,奴仆偏生负主心。
jī huǒ xiāng jiān pí yù jué, mǎn shān huāng cǎo xiǎo chén chén.
饥火相煎疲欲绝,满山荒草晓沉沉。


相关内容11:

旅怀

又赋

至扬州

有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夏夜喜雨
    听雨初假寐,还成睡著休。梦中帘奏乐,夜半簟知秋。今岁应须熟,余生有底愁。无人知喜事,课仆织......
  • 云际寺前山顶却望幡竿、鹧鸪诸山二首
    远近青山列尽屏,近山浓抹远山轻。高屏已出低屏外,更有孤峰出一层。...
  • 咏怀
    阴阳相烹然,天地一釜鬵。人生居其间,便同肉在砧。热犹以火燎,湿犹以汤浔。一岁一煅炼,老形忽......
  • 除夜
    门揜千山黑,孤灯伴不眠。故乡在何处,今夕是穷年。住世真无系,为囚已自然。劳劳空岁月,得死似......
  • 昼睡闻鴈
    梦里霜鸿叫绝天,蒙松睡眼起来看。殷懃甓社湖中客,送我南皈到惠山。...
  • 同主簿叔暮立
    旋旋前山没,駸駸半臂寒。鸥归势何嬾,林近意先安。待月迟云麽,烦公小立看。未知立玊筝,何似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