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补乐歌十首·大濩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元结
2025-09-04

补乐歌十首·大濩

唐代  元结  

(《大濩》,有殷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汤救天下,濩然得所。
凡二章,章四句)
万姓苦兮,怨且哭,不有圣人兮,谁护育。
圣人生兮,天下和。
万姓熙熙兮,舞且歌。

补乐歌十首·大濩作者简介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 。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补乐歌十首·大濩翻译及注释

《大濩》是唐代元结的《补乐歌十首》中的一首歌曲,根据史书记载,这是一首古代殷商的乐歌,用来赞美汤王救国的壮举。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万姓苦兮,怨且哭,不有圣人兮,谁护育。
众人百姓痛苦悲叹,嗟叹不已,如果没有圣人的出现,谁来救济呢?

圣人生兮,天下和。万姓熙熙兮,舞且歌。
圣人出生了,天下和平安宁。众人百姓欢腾喜悦,跳舞唱歌。

这首诗通过古代殷商的乐歌形式来描绘当时的社会状况。诗中描述了万姓百姓的苦难和怨愤,只有圣人的出现才能保护和救济万姓,圣人的出现将带来天下和平的景象。万姓熙熙舞蹈欢乐,歌唱庆祝,表达了人们对圣人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社会思想和政治意义。它表达了人们对领导者的期望和依赖,希望他们能够拯救困苦的百姓,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境界展现了一种理想社会的形态,强调了领导者的责任和使命。

在文学上,这首诗采用了古代殷商的乐歌形式,以歌颂英雄壮举的方式来表达对领导者的赞美和期望。通过音乐和歌曲的形式,将人们对圣人和和平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们在朗朗歌声中感受到一种美好的愿景。整首诗节奏明快,意境清新,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古代殷商的乐歌形式,赞美圣人拯救万姓的壮举,表达了对领导者的敬仰和希望,诗意深远,具有一定的社会和政治意义。这首诗的形式独特,意境清新,充满了音乐的韵律之美。

补乐歌十首·大濩拼音读音参考

bǔ yuè gē shí shǒu
补乐歌十首

dà huò, yǒu yīn shì zhī yuè gē yě, qí yì gài chēng tāng jiù tiān xià,
(《大濩》,有殷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汤救天下,
huò rán dé suǒ.
濩然得所。
fán èr zhāng, zhāng sì jù
凡二章,章四句)
wàn xìng kǔ xī, yuàn qiě kū, bù yǒu shèng rén xī, shuí hù yù.
万姓苦兮,怨且哭,不有圣人兮,谁护育。
shèng rén shēng xī, tiān xià hé.
圣人生兮,天下和。
wàn xìng xī xī xī, wǔ qiě gē.
万姓熙熙兮,舞且歌。


相关内容11:

送蒋评事往福州

送孙愿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

送元诜还丹阳别业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惑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访王起居不遇留赠
    双龙阙下拜恩初,天子令君注起居。载笔已齐周右史,论诗更事谢中书。行闻漏滴随金仗,入对炉烟侍......
  • 寄徐州郑使君
    江城五马楚云边,不羡雍容画省年。才子旧称何水部,使君还继谢临川。射堂草遍收残雨,官路人稀对......
  • 系乐府十二首·陇上叹
    援车登陇坂,穷高遂停驾。延望戎狄乡,巡回复悲咤。滋移有情教,草木犹可化。圣贤礼让风,何不遍......
  • 送崔侍御往容州宣慰
    秦原独立望湘川,击隼南飞向楚天。奉诏不言空问俗,清时因得访遗贤。荆门晓色兼梅雨,桂水春风过......
  • 送刘长上归城南别业
    数刻是归程,花间落照明。春衣香不散,骏马汗犹轻。南渡春流浅,西风片雨晴。朝还会相就,饭尔五......
  • 题礼上人壁画山水
    连山画出映禅扉,粉壁香筵满翠微。坐来炉气萦空散,共指晴云向岭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