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宋中道挽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4

宋中道挽辞

宋代  王安石  

文史传家学,声名动帝除。
兰堂空作赋,金匮不雠书。
胜事悲畴昔,清谈想绪余。
吹箫索上去,归国有魂车。

宋中道挽辞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中道挽辞翻译及注释

诗词:《宋中道挽辞》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中文译文:
文史传家学,
声名动帝除。
兰堂空作赋,
金匮不雠书。
胜事悲畴昔,
清谈想绪余。
吹箫索上去,
归国有魂车。

诗意和赏析:
《宋中道挽辞》是王安石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他离开朝廷时的感慨和留恋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己在朝廷中的成就和名声,以及离开后的空虚和遗憾,表达了对功名权势的追求和对过去的回忆。

诗的开头两句"文史传家学,声名动帝除",表明王安石在文学和历史领域的成就,他的声名在当时朝廷中广为传颂。接着,诗中提到了他的书斋中的兰堂空虚,暗示了他离开朝廷后的孤寂和失落。"金匮不雠书"则意味着他的著作被尘封起来,没有被世人所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胜事悲畴昔,清谈想绪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胜利和荣耀的怀念,以及对清谈和学问的思念。他感慨万分,回忆起往昔的辉煌和自己畅谈学问的时光。

最后两句"吹箫索上去,归国有魂车"则表达了王安石对归国的渴望和对家乡的眷恋。箫声袅袅,索引着他向上攀登,希望能够重返朝廷。而"归国有魂车"则寓意着他的灵魂即将回到故乡。

整首诗词通过对王安石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描绘,抒发了他对功名欲望和过去荣耀的思考,以及对家乡和归国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押韵手法,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宋中道挽辞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hōng dào wǎn cí
宋中道挽辞

wén shǐ chuán jiā xué, shēng míng dòng dì chú.
文史传家学,声名动帝除。
lán táng kōng zuò fù, jīn kuì bù chóu shū.
兰堂空作赋,金匮不雠书。
shèng shì bēi chóu xī, qīng tán xiǎng xù yú.
胜事悲畴昔,清谈想绪余。
chuī xiāo suǒ shǎng qù, guī guó yǒu hún chē.
吹箫索上去,归国有魂车。


相关内容11:

挽舜元胡著作郎

次韵舍弟江上

次韵张唐公马上

勘会贺兰溪主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东城
    昔予出东城,初见垄上耕。忽忽日北至,岁月良可惊。虽云一草死,万物尚华荣。谁能当此时,叹息微......
  • 城北
    青青千里乱春袍,宿两催红出小桃。回首北城无限思,日酣川净野云高。...
  • 招丁元珍
    默默不自得,纷纷何所为。画墁聊取食,猎较且随时。秋入江湖暗,风生草树悲。黄花一杯酒,思与故......
  •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一钱鎛
    於易见耒耜,於诗闻钱鎛。百工圣人为,此最功不薄。欲收禾黍善,先去蒿莱恶。愿同欹器悟,更使臣......
  • 江宁夹口三首
    月堕浮云水卷空,沧洲夜泝五更风。北山草木何由见,梦尽青灯展转中。...
  • 和陈辅秀才金陵书事
    南郭先生比鷾鸸,年年过我未愆期。休论玉谢当时事,大抵乌衣只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