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使崔都水翁下峡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9-05

奉使崔都水翁下峡

唐代  杜甫  

离别  春天  

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
别离终不久,宗族忍相遗。
白狗黄牛峡,朝云暮雨祠。
所过频问讯,到日自题诗。

奉使崔都水翁下峡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奉使崔都水翁下峡翻译及注释

《奉使崔都水翁下峡》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
别离终不久,宗族忍相遗。
白狗黄牛峡,朝云暮雨祠。
所过频问讯,到日自题诗。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奉使下峡的情景。涪江上无数的筏子行驶,桨声齐鸣。离别虽然终究不会太久,但家族成员仍然忍受着相互分离的痛苦。白狗黄牛峡是一个地名,峡谷中有一座祠堂,朝晨时的云彩和傍晚时的雨水使得祠堂显得更加庄严肃穆。在路过的地方,杜甫频繁地被人询问情况,直到日暮才自己题写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以崔都水翁下峡为背景,展现了杜甫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诗中运用了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涪江上无数的筏子和桨声齐鸣的情景,给人以繁忙的感觉。通过描述宗族分离的痛苦和白狗黄牛峡的景色,诗人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不舍。祠堂被朝云和暮雨所笼罩,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情绪。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频繁被问询情况的经历,并以自己题诗的方式来回应这种关切。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变化和对家人的思念,既有情感的表达,又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之感。

奉使崔都水翁下峡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shǐ cuī dōu shuǐ wēng xià xiá
奉使崔都水翁下峡

wú shù fú jiāng fá, míng ráo zǒng fā shí.
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
bié lí zhōng bù jiǔ, zōng zú rěn xiāng yí.
别离终不久,宗族忍相遗。
bái gǒu huáng niú xiá, zhāo yún mù yǔ cí.
白狗黄牛峡,朝云暮雨祠。
suǒ guò pín wèn xùn, dào rì zì tí shī.
所过频问讯,到日自题诗。


相关内容11:

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

青阳峡

封丘作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呈元二十一曹长

捣衣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怀素上人草书歌(一本作王邕诗,今从统签另编)
    衡阳双峡插天峻,青壁巉巉万馀仞。此中灵秀众所知,草书独有怀素奇。怀素身长五尺四,嚼汤诵咒吁......
  • 历历
    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无端盗贼起,忽已岁时迁。巫峡西江外,秦城北斗边。为郎从白首,卧病数......
  • 寄杜位(位京中宅近西曲江,诗尾有述)
    近闻宽法离新州,想见怀归尚百忧。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
  • 有感五首
    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至今劳圣主,可以报皇天。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乘槎断消息,无处觅......
  • 赠别沈四逸人
    沈侯未可测,其况信浮沉。十载常独坐,几人知此心。乘舟蹈沧海,买剑投黄金。世务不足烦,有田西......
  • 怀哉行
    明时无废人,广厦无弃材。良工不我顾,有用宁自媒。怀策望君门,岁晏空迟回。秦城多车马,日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