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ì jǐ zì zú
成语解释: | 依靠自己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给:供给;足:满足。 |
---|---|
成语出处: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正音: | 给,不能读作“ɡěi”。 |
近义词: | 自产自销 |
成语例子: | 人民在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展开了自给自足的大生产运动。(冯德英《苦菜花》第九章) |
词语分开解释
自给 : 依靠自己生产的东西满足自己:自给自足|粮食自给。
自足 : 1.自满。 2.自觉满意﹐不侈求。 3.自给自足。
自足 : 1.自满。 2.自觉满意﹐不侈求。 3.自给自足。
自给自足是什么意思

(1) ∶某人或某物能维持自身而不用外界帮助
(2) ∶一个国家的经济能自己维持
所有国家都在搞经济上自给自足。为了努力做到自给自足,他们从国外只购进最低数量的商品
国语辞典生产和消费维持平衡,可以独立营生,不必仰赖于人。如:「本村物产丰饶,人人勤奋,多年来皆能自给自足,宛若世外桃源。」反仰给于人
自给自足的网络解释
自给自足,写的是中国古代时期长期存在自己做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个人生产为单位。满足自身需求。出于《三国志·吴志·步隲传》:“种瓜自给。”《列子·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给:供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自给自足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可操左券
摩砺以须
惠子知我
抬头不见低头见
意气相得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