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竹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丁谓
2025-07-24

宋代  丁谓  

自保猗猗绿,谁怜冉冉根。
紫花含凤实,绣箨抱龙孙。
扫月仙坛静,摇风雪雾昏。
彤竿思化杖,绀弃想开樽。

竹作者简介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通籍后丁谓官运亨通,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工部员外郎、三司盐铁副使。大中祥符元年(1008),召为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加枢密直学士。后历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工、刑、兵三部尚书。生大中祥符九年(1016)九月,丁谓以参知政事身份任平江军节度使,衣锦归里,“建节本镇,一时为荣”。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竹翻译及注释

《竹》是宋代诗人丁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子自己保持着青绿的颜色,谁会关心它那微弱的根。它结出紫色的花朵,像是含着凤凰果,它的叶子像是怀抱着小龙子。当夜晚来临,它静静地矗立在仙人的坛台上,被风雪和雾迷蒙了视线。红色的竹竿让我想起化缘僧人的拐杖,而蓝色的竹樽则让我想起被抛弃的酒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和气质,表达了丁谓对竹子的赞美和沉思。竹子被描绘成绿色的、柔美的植物,它的根虽然微弱,但仍然能够自保。诗人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写,传达了竹子的坚韧和生命力。

诗中提到竹子开出紫色的花朵,象征着竹子的美丽和高贵。凤凰果是古代传说中的神果,寓意着竹子的珍贵和神奇。竹叶则被比喻为怀抱着小龙子,给人一种温暖和守护的感觉。

接着,诗人描述了夜晚时竹子的景象,竹子矗立在仙人的坛台上,静静地面对风雪和雾霾。这里的仙坛象征着纯净和神秘,竹子在其中显得庄严而安宁。这种对竹子的赞美和抒发也可以理解为对清高和纯洁之境的向往。

最后两句诗中的彤竿和绀弃,分别指红色和蓝色的竹子。彤竿让诗人想起了化缘僧人的拐杖,暗示着竹子与佛教和修行的联系。而绀弃则表达了被抛弃的酒坛的意象,隐含着对世俗欲望的抛弃和超越。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象的表达,展示了竹子的美丽、坚韧和纯洁,同时也蕴含了对于高尚境界和清净生活的向往。

竹拼音读音参考

zhú

zì bǎo yī yī lǜ, shuí lián rǎn rǎn gēn.
自保猗猗绿,谁怜冉冉根。
zǐ huā hán fèng shí, xiù tuò bào lóng sūn.
紫花含凤实,绣箨抱龙孙。
sǎo yuè xiān tán jìng, yáo fēng xuě wù hūn.
扫月仙坛静,摇风雪雾昏。
tóng gān sī huà zhàng, gàn qì xiǎng kāi zūn.
彤竿思化杖,绀弃想开樽。


相关内容11:

早春

贺新郎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诉衷情

摸鱼子 奉题雪楼先生鄂宪公馆岁寒亭诗卷 雪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鹧鸪天 同上
    十丈冰花太一峰。拍浮来赴酒船中。碧筒象鼻秋泉滑,泽国幽香笑卷空。云淡泞,月朦胧。醉乡千里鲤......
  • 怨歌行(亦见王虚舟集)
    弦奏钧天素娥之宝瑟,酒斟流霞碧海之琼杯。宿君七宝流苏之锦帐,坐我九成白玉之仙台。台高帐暖春......
  • 句
    千金家累非良宝,一品高官是强名。...
  • 苍梧即事(三首)
    苍梧城北系龙洲,水接南天日夕流。冰井鳄池春草合,火山蛟室夜光浮。千家竹屋临沙觜,万斛江船下......
  • 云
    抱石情虽久,为霖意若何。天心如见用,风力不消多。冷湿朝仙洞,寒迷宿岛窠。飞扬终得路,曾入汉......
  • 桂阳道中
    官树标牌号,遮阴种已成。井乾人立久,芦密兽行鸣。接洞多空地,居城半是兵。未能忘好古,缺石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