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点绛唇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邵亨贞
2025-07-19

点绛唇

元代  邵亨贞  

点绛唇  

莫倚高楼,太湖西畔青山近。
雁边云暝。
目力随天尽。
落日平芜,点点余烽烬。
西风紧。
乱沙成阵。
故恼双蓬鬓。

点绛唇翻译及注释

诗词:《点绛唇·莫倚高楼》
朝代:元代
作者:邵亨贞

莫倚高楼,太湖西畔青山近。
雁边云暝。目力随天尽。
落日平芜,点点余烽烬。西风紧。乱沙成阵。
故恼双蓬鬓。

中文译文:
不要倚靠高楼,太湖的西岸青山近在眼前。
雁群在云端渐渐隐去,视线随着天空的尽头。
夕阳平静地沉没,点点烽火余烬。西风紧紧地吹拂,搅起乱沙如阵。
因往事而感到痛苦,双鬓已经斑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高楼孤立、风沙肆虐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对往事的痛苦回忆。

诗的开头,诗人劝告人们不要依赖高楼,意味着高楼矗立在太湖西岸附近的青山之间,人们应该保持谦虚和真实。接着诗人描述了雁群在云端渐渐消失的画面,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物事的变迁,人的视线也随之消逝,寓意人生短暂,时光不停流转。

诗中的落日平芜和点点余烽烬描绘了夕阳的景色,表达了时代的沧桑和岁月的磨砺,烽火指的是历经战乱之后的余烬,象征着人生的挫折和痛苦。西风紧紧吹拂,搅起乱沙如阵,形容风沙肆虐的景象,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动荡和不安。

最后两句“故恼双蓬鬓”,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痛苦回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双蓬鬓指的是两鬓的白发,显示出诗人已经年老,经历了许多风雨,内心充满了悲伤和苦恼。

整首诗以极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展现了元代诗人独特的抒情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点绛唇拼音读音参考

diǎn jiàng chún
点绛唇

mò yǐ gāo lóu, tài hú xī pàn qīng shān jìn.
莫倚高楼,太湖西畔青山近。
yàn biān yún míng.
雁边云暝。
mù lì suí tiān jǐn.
目力随天尽。
luò rì píng wú, diǎn diǎn yú fēng jìn.
落日平芜,点点余烽烬。
xī fēng jǐn.
西风紧。
luàn shā chéng zhèn.
乱沙成阵。
gù nǎo shuāng péng bìn.
故恼双蓬鬓。


相关内容11:

沁园春 武夷行迹 武夷山志卷二十二

太常引

江南弄

晓起

题画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人月圆
    相思何日重相见,山远水偏长。凤弦虽断,鸾胶难接,愁满离肠。最伤情处,鲛绡遗恨,翠靥留香。故......
  • 江城子 歌者张氏,戴仲德仲本时以茶谒其家
    戴郎昆仲太风流。翠娥愁。解貂裘。醉中摸索玉搔头。绣被*香肌粉滑,云作帐,月为钩。茅庵权当小......
  • 点绛唇
    荒草寒烟,几年不到新安路。旧时行处。流水迷官渡。万里风埃,掇送流年度。伤迟暮。东驰西骛。俯......
  • 踏莎行 芳尘春迹 复古诗集五
    金谷游情,消磨不尽。软红香里双鸳印。兰膏步滑翠生痕,金莲脱落凌波影。蝶径遗踪,雁沙凝润。为......
  • 渔庄
    二月春水生,三月春波阔。东风杨柳花,江上鱼吹沫。放船直入云水乡,芦荻努芽如指长。船头濯足歌......
  • 太常引
    水风吹树晚萧萧。散发醉吹箫。尘事苦如毛。要洗耳、时听舜韶。旧游何处,琼山银海,宫殿郁ㄖ。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