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单于罢战却归题善阳馆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武元衡
2025-07-25

单于罢战却归题善阳馆

唐代  武元衡  

抒怀  怀才不遇  讽刺  

单于南去善阳关,身逐归云到处闲。
曾是五年莲府客,每闻胡虏哭阴山。

单于罢战却归题善阳馆作者简介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单于罢战却归题善阳馆翻译及注释

《单于罢战却归题善阳馆》是唐代武元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单于南去善阳关,
身逐归云到处闲。
曾是五年莲府客,
每闻胡虏哭阴山。

诗意:
这首诗以单于(匈奴的首领)罢战归来并题诗于善阳馆为背景,表达了单于在征战之后的闲适心境和对胡虏哭泣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考。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1. "单于南去善阳关":单于是匈奴的首领,南去善阳关可能指他结束了一场南方的战争,准备返回北方。这一句以简练的方式交代了背景。

2. "身逐归云到处闲":单于战争结束后,回归云彩之中,表示他开始了闲适的生活。"身逐"表达了单于身体随云飘动的意象,"到处闲"则表现了他随意自在的状态。

3. "曾是五年莲府客":这句中的"五年莲府客"指单于曾经在莲府(可能是指唐朝的官府)停留了五年,作为客人受到款待。这里通过使用"莲府客"一词,描绘了单于在外游历的经历。

4. "每闻胡虏哭阴山":这句表达了单于在闲暇之余,常常听到胡虏(指匈奴人)为阴山(匈奴的发源地)的命运而哭泣的声音。这里通过"胡虏哭阴山"的形象,传达了单于对胡虏民众的思考和关注。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单于战后的闲适心境和对胡虏的思虑。通过描述单于南去、归云、闲适、胡虏哭泣等情节,诗人展现了单于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的转变和内心的体验。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后事态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追求和对人民命运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和平和人道主义价值的思考和追求。

单于罢战却归题善阳馆拼音读音参考

chán yú bà zhàn què guī tí shàn yáng guǎn
单于罢战却归题善阳馆

chán yú nán qù shàn yáng guān, shēn zhú guī yún dào chù xián.
单于南去善阳关,身逐归云到处闲。
céng shì wǔ nián lián fǔ kè, měi wén hú lǔ kū yīn shān.
曾是五年莲府客,每闻胡虏哭阴山。


相关内容11:

登相国寺阁

咏柏板

送郑山人归山

郊行示友人

别自栽小树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长安游
    久卧长安春复秋,五侯长乐客长愁。绣帘朱毂逢花住,锦幨银珂触雨游。何处少年吹玉笛,谁家鹦鹉语......
  • 竹
    青林何森然,沈沈独曙前。出墙同淅沥,开户满婵娟。箨卷初呈粉,苔侵乱上钱。疏中思水过,深处若......
  • 题服柏先生
    服柏不飞炼,闲眠闭草堂。有泉唯盥漱,留火为焚香。新雨闲门静,孤松满院凉。仍闻枕中术,曾授汉......
  • 路岐重赋
    芳郊欲别阑干泪,故国难期聚散云。分手更逢江驿暮,马嘶猿叫不堪闻。...
  • 古兴
    月中有桂树,无翼难上天。海底有龙珠,下隔万丈渊。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晦明乌兔相......
  • 上鲍大夫(防)
    行尽江南塞北时,无人不诵鲍家诗。东堂桂树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