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朝邑张明府(此公善琴)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卢纶
2025-07-30

送朝邑张明府(此公善琴)

唐代  卢纶  

千室暮山西,浮云与树齐。
剖辞云落纸,拥吏雪成泥。
野火芦千顷,河田水万畦。
不知琴月夜,谁得听乌啼。

送朝邑张明府(此公善琴)作者简介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送朝邑张明府(此公善琴)翻译及注释

《送朝邑张明府(此公善琴)》是唐代诗人卢纶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室暮山西,
浮云与树齐。
剖辞云落纸,
拥吏雪成泥。
野火芦千顷,
河田水万畦。
不知琴月夜,
谁得听乌啼。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送行张明府(擅长琴艺)离开朝邑的场景。诗中通过描写暮色中的山峦、浮云和树木,以及纸上剖析政务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之情。诗人还通过描绘大雪覆盖下的官员和田野,以及在琴声和月光下听到乌鸦的啼叫,体现了离别时的思念和寂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送行时的景象,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和具体形象的描写,将离别的哀思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增强了诗中的意境和感染力。

首句"千室暮山西,浮云与树齐"意味着夜幕降临,张明府要离开朝邑,山峦悠远,浮云飘渺,与树木同高。这种景象为离别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寂寞和凄凉的氛围。

第二句"剖辞云落纸,拥吏雪成泥"描绘了张明府公文的处理,剖析政务的场景。这种场景与离别的情境相结合,表达了离别之时的忧愁和无奈之情。

第三句"野火芦千顷,河田水万畦"描绘了大雪覆盖田野的景象。大雪覆盖下的田地和野火燃烧的芦苇,为诗中的离别情感增添了一丝悲凉和萧瑟之感。

最后两句"不知琴月夜,谁得听乌啼"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后的张明府在琴声和月光下孤独思念的揣测。这里的琴声和月光象征了离别后的寂寞和思念,而乌鸦的啼叫则增添了一种凄凉和孤寂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具体形象的描写,将离别时的情感和寂寞感传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离别的伤感和思念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对离别情境的描绘也展示了卢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独到观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唯美而深沉的画面。

送朝邑张明府(此公善琴)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cháo yì zhāng míng fǔ cǐ gōng shàn qín
送朝邑张明府(此公善琴)

qiān shì mù shān xī, fú yún yǔ shù qí.
千室暮山西,浮云与树齐。
pōu cí yún luò zhǐ, yōng lì xuě chéng ní.
剖辞云落纸,拥吏雪成泥。
yě huǒ lú qiān qǐng, hé tián shuǐ wàn qí.
野火芦千顷,河田水万畦。
bù zhī qín yuè yè, shuí dé tīng wū tí.
不知琴月夜,谁得听乌啼。


相关内容11:

夜寻司空文明逢深上人因寄晋侍御

赠龙兴观主吴崇岳

偶逢姚校书凭附书达河南郄推官因以戏赠

送鲍中丞赴太原

尚书郎上直闻春漏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
    晚逐旌旗俱白首,少游京洛共缁尘。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
  • 送王尊师(一作道士)
    梦别一仙人,霞衣满鹤身。旌幢天路晚,桃杏海山春。种玉非求稔,烧金不为贫。自怜头白早,难与葛......
  • 成德乐
    赵女乘春上画楼,一声歌发满城秋。无端更唱关山曲,不是征人亦泪流。...
  • 同崔峒补阙慈恩寺避暑
    寺凉高树合,卧石绿阴中。伴鹤惭仙侣,依僧学老翁。鱼沉荷叶露,鸟散竹林风。始悟尘居者,应将火......
  • 宿兴善寺后堂池
    草堂高树下,月向后池生。野客如僧静,新荷共水平。锦鳞沉不食,绣羽乱相鸣。即事思江海,谁能万......
  • 寄赠畅当山居
    古村荒石路,岁晏独言归。山雪厚三尺,社榆粗十围。虬龙宁守蛰,鸾鹤岂矜飞。君子固安分,毋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