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咏双白鹭(一作崔少府池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雍陶
2025-09-05

咏双白鹭(一作崔少府池鹭)

唐代  雍陶  

唐诗三百首  访友  隐士  生活  

双鹭应怜水满池,风飘不动顶丝垂。
立当青草人先见,行榜白莲鱼未知。
一足独拳寒雨里,数声相叫早秋时。
林塘得尔须增价,况与诗家物色宜。

咏双白鹭(一作崔少府池鹭)作者简介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咏双白鹭(一作崔少府池鹭)翻译及注释

《咏双白鹭(一作崔少府池鹭)》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雍陶。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双白鹭应该怜悯水满的池塘,
风吹荡不动它们的顶端的丝绒。
站在绿草中,先被人看到,
行榜上的白莲鱼却未被察觉。
一只脚孤独地立在寒雨中,
几声相互呼叫在初秋时节。
在林塘中看到你,必定增添其价值,
何况你对于诗人来说,更是物色宜人的。

诗意:
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两只白鹭的景象,并抒发了对它们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白鹭的观察,表达了它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之处。诗中还暗含了对诗人自身境遇的感慨,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于诗歌创作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双白鹭的形象和它们在自然中的景象。诗人用"水满池"来形容池塘水满的情景,寓意鹭鸟对于水的依赖和亲近。"风飘不动顶丝垂"一句则生动地描绘了白鹭优雅的形态和飘逸的飞行姿态。"立当青草人先见,行榜白莲鱼未知"表达了作者对于白鹭在自然中独特地位的认可,它们的存在常常被人们忽略或未被真正发现。"一足独拳寒雨里,数声相叫早秋时"这两句则通过对白鹭的行为描写,传达了寒秋时节的凄凉和孤独感。最后两句"林塘得尔须增价,况与诗家物色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白鹭的珍视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对于诗歌中美好形象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白鹭形象的描绘,既传达了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赞美,又抒发了对于诗歌创作的渴望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同时,诗人运用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咏双白鹭(一作崔少府池鹭)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shuāng bái lù yī zuò cuī shào fǔ chí lù
咏双白鹭(一作崔少府池鹭)

shuāng lù yīng lián shuǐ mǎn chí, fēng piāo bù dòng dǐng sī chuí.
双鹭应怜水满池,风飘不动顶丝垂。
lì dāng qīng cǎo rén xiān jiàn,
立当青草人先见,
xíng bǎng bái lián yú wèi zhī.
行榜白莲鱼未知。
yī zú dú quán hán yǔ lǐ, shù shēng xiāng jiào zǎo qiū shí.
一足独拳寒雨里,数声相叫早秋时。
lín táng dé ěr xū zēng jià, kuàng yǔ shī jiā wù sè yí.
林塘得尔须增价,况与诗家物色宜。


相关内容11:

赋愁

忆江南旧居

赠禅师

送人归蜀

丁巳年仲冬月江上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邢郎中病中重阳强游乐游原
    嘉晨令节共陶陶,风景牵情并不劳。晓日整冠兰室静,秋原骑马菊花高。晴光一一呈金刹,诗思浸浸逼......
  • 送罗先辈书记归后却还闽中留别
    同是越人从小别,忽归乡里见皆惊。湖边访旧知谁在,幕下留欢但觉荣。望岭又生红槿思,登车岂倦白......
  • 秋宵宴别卢侍御
    风亭弦管绝,玉漏一声新。绿茗香醒酒,寒灯静照人。清班无意恋,素业本来贫。明发青山道,谁逢去......
  • 忆家
    天海相连无尽处,梦魂来往尚应难。谁言南海无霜雪,试向愁人两鬓看。...
  • 晚秋潼关西门作
    日落寒郊烟物清,古槐阴黑少人行。关门西去华山色,秦地东来河水声。...
  • 禅智寺
    宝殿依山嶮,临虚势若吞。画檐齐木末,香砌压云根。远景窗中岫,孤烟竹里村。凭高聊一望,乡思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