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颍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琮
2025-07-27

颍亭

唐代  韩琮  

颍上新亭瞰一川,几重旧址敞幽关。
寒声北下当轩水,翠影西来扑槛山。
远目静随孤鹤去,高情常共白云闲。
知君久负巢由志,早晚相忘寂寞间。

颍亭作者简介

韩琮[唐](约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成封,(唐诗纪事作代封,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及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有诗名。长庆四年,(公元八二四年)登进士第。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大中中,(公元八五三年)仕至湖南观察使。琮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生卒不祥,于唐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韩琮消灭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此后失官,无闻。

颍亭翻译及注释

诗词《颍亭》是唐代诗人韩琮所作,描写的是颍上新亭的景色。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颍上的新亭俯瞰着一条江河,
敞开的关口展示了几重古城遗址。
寒冷的江水从北方流下,
翠绿的山影从西方扑向槛栏。
远远眺望,与孤鹤一同静谧地离去,
时常沉醉在白云的自由之中。
我知道你长期怀抱着修建巢穴的心情,
早晚我们会相忘于寂寞之间。

诗意和赏析:
《颍亭》通过描写颍上新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痴迷之情,以及对朝代的变迁和历史遗址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山、水、云等景物的描绘与抒发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清新、静谧的画卷。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江河、关口、古城遗址等景物,展示了颍上新亭所处的地理环境。其次,通过寒冷的江水和翠绿的山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的情感。接着诗人以孤鹤为象征,描绘了诗人远离尘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最后,诗人以自己和诗中的君子为角色,表达了对历史的热爱和对寂寞的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基础,以景物描写为载体,透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邃的内心感受和思考,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历史的思考和人生的寄托。同时,通过运用多义的词语和意象的对比,赋予了诗中的景物以更深层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在面对自然山水时所体验到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诗简洁明快,语言流畅,意境清新,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颍亭拼音读音参考

yǐng tíng
颍亭

yǐng shàng xīn tíng kàn yī chuān, jǐ zhòng jiù zhǐ chǎng yōu guān.
颍上新亭瞰一川,几重旧址敞幽关。
hán shēng běi xià dāng xuān shuǐ,
寒声北下当轩水,
cuì yǐng xī lái pū kǎn shān.
翠影西来扑槛山。
yuǎn mù jìng suí gū hè qù, gāo qíng cháng gòng bái yún xián.
远目静随孤鹤去,高情常共白云闲。
zhī jūn jiǔ fù cháo yóu zhì, zǎo wǎn xiāng wàng jì mò jiān.
知君久负巢由志,早晚相忘寂寞间。


相关内容11:

春居即事

赠出塞客

石堂溪

柘枝词三首(乐府诗集题作柘枝调)

夏日寺中有怀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吴故宫
    越女歌长君且听,芙蓉香满水边城。岂知一日终非主,犹自如今有怨声。...
  • 初发嘉州寓题
    劳我是犍为,南征又北移。唯闻杜鹃夜,不见海棠时。在闇曾无负,含灵合有知。州人若爱树,莫损召......
  • 送人归上党(时潞寇初平)
    燕台基坏穴狐蛇,计拙因循岁月赊。兵革未销王在镐,桑蚕临熟客还家。霏微对岸漳边雨,堆阜邻疆蓟......
  • 寄金州姚使君员外
    老怀清净化,乞去守洵阳。废井人应满,空林虎自藏。迸泉疏石窦,残雨发椒香。山缺通巴峡,江流带......
  • 黄蜀葵
    娇黄新嫩欲题诗,尽日含毫有所思。记得玉人初病起,道家妆束厌禳时。...
  • 春日使府寓怀二首
    一想流年百事惊,已抛渔父戴尘缨。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道困古来应有分,诗传身后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