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石堂溪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薛能
2025-09-08

石堂溪

唐代  薛能  

三面接渔樵,前门向郡桥。
岸沙崩橘树,山径入茶苗。
夜拥军烟合,春浮妓舸邀。
此心无与醉,花影莫相烧。

石堂溪作者简介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诗人。《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唐诗品汇》、《唐才子传》均载:“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阳一带)。”仕宦显达,官至工部尚书。时人称其“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风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乡,游历众多地方,诗多寄送赠答、游历登临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诗人多与有诗与其唱和。

石堂溪翻译及注释

《石堂溪》是唐代薛能的一首诗。该诗以写景的手法描绘了石堂溪的美景,并以此抒发了作者的心境。

诗中描绘了溪水从三面环绕着渔夫和樵夫,正门面向着郡桥。岸边的沙滩上长满了橘树,河边的山径通向了一片茶园。夜晚时军队的烟火四起,春天时妓女乘船前来邀请。作者说,这里的美景让人陶醉,不需要其他的东西来加以烘托。

该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三面环绕着渔樵,
面前的门正对着郡桥。
河岸上的沙滩上长满了橘树,
山路通往一片茶垦地。
夜晚时烟火四起,
春季时妓女乘船邀请。
这片景色让人陶醉,
不需要别的东西来点缀。

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石堂溪的美景,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之情。通过描写山川、水流、茶园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诗,但通过精准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读者带入了作者所描绘的景色中,感受到了其中的美丽和宁静。

这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欣赏自然的感觉。作者通过具体的描写,展示了他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中还透露出一种享受自然美景的态度,认为这片美景本身就足够美好,不需要任何其他的烘托或修饰。诗中用“此心无与醉,花影莫相烧”来表达作者对这片景色的满足和欣赏之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石堂溪》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赞美之情。诗词充满了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石堂溪拼音读音参考

shí táng xī
石堂溪

sān miàn jiē yú qiáo, qián mén xiàng jùn qiáo.
三面接渔樵,前门向郡桥。
àn shā bēng jú shù, shān jìng rù chá miáo.
岸沙崩橘树,山径入茶苗。
yè yōng jūn yān hé, chūn fú jì gě yāo.
夜拥军烟合,春浮妓舸邀。
cǐ xīn wú yǔ zuì, huā yǐng mò xiāng shāo.
此心无与醉,花影莫相烧。


相关内容11:

赠道者

雨霁北归留题三学山

答贾支使寄鹤

东阳涵碧亭(《金华志

宫人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赠出塞客
    出郊征骑逐飞埃,此别惟愁春未回。寒叶夕阳投宿意,芦关门向远河开。...
  • 春居即事
    云密露晨晖,西园独掩扉。雨新临断火,春冷著单衣。榆荚奔风健,兰芽负土肥。交亲不是变,自作寄......
  • 和重阳锡宴御制诗
    四方无事去,宸豫杪秋来。八水寒光起,千山霁色开。...
  • 柘枝词三首(乐府诗集题作柘枝调)
    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战血粘秋草,征尘搅夕阳。归来人不识,帝里独戎装。悬军征拓羯,内地隔......
  • 夏日寺中有怀
    亭午四邻睡,院中唯鸟鸣。当门塞鸿去,欹枕世人情。地燥苍苔裂,天凉晚月生。归家岂不愿,辛苦未......
  • 送萧绾之桂林(时群玉游豫章)
    兰香佩兰人,弄兰兰江春。尔为兰林秀,芳藻惊常伦。灿灿凤池裔,一毛今再新。竹花不给口,憔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