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中吕调)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先
2025-11-23

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中吕调)

宋代  张先  

天仙子  

持节来时初有雁。
十万人家春已满。
龙标名第凤池身,堂阜远。
江桥晚。
一见湖山看未遍。
障扇欲收歌泪溅。
亭下花空罗绮散。
樯竿渐向望中疏,旗影转。
鼙声断。
惆怅不如船尾燕。

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中吕调)作者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中吕调)翻译及注释

《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中吕调)》是宋代诗人张先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持节来时初有雁。
十万人家春已满。
龙标名第凤池身,
堂阜远。江桥晚。
一见湖山看未遍。
障扇欲收歌泪溅。
亭下花空罗绮散。
樯竿渐向望中疏,
旗影转。鼙声断。
惆怅不如船尾燕。

诗意和赏析:
《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中吕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的景象,并流露出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篇,诗人描述了春天刚刚到来的景象,雁群飞过,预示着节令的变迁。接着,他提到这个地方有十万人家,意味着人烟繁华,春意盎然。

然后,诗人以修建了龙标的名第凤池为中心,描绘了这个地方的宏伟景观。堂阜遥远,江桥在晚霞中闪耀。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片湖山的眷恋之情,他尚未完全领略到湖山的美景,心中充满了期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在亭子下,花朵的香气空中弥漫,罗绮散落,障扇欲收,而他的歌声也被泪水打湿。樯竿渐渐远离望中,旗影转动,鼙声逐渐消失。诗人此时心情愁绪万千,感叹自己的不如燕子,在船尾燕儿的自由翱翔中找到了一种释放。

整首诗词以描绘江南春景为蓝本,通过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从最初的喜悦期待,到对故乡的思念和离愁别绪的抒发,最后以燕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惆怅。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

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中吕调)拼音读音参考

tiān xiān zǐ zhèng yì fū yí qīng shè zhōng lǚ diào
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中吕调)

chí jié lái shí chū yǒu yàn.
持节来时初有雁。
shí wàn rén jiā chūn yǐ mǎn.
十万人家春已满。
lóng biāo míng dì fèng chí shēn, táng fù yuǎn.
龙标名第凤池身,堂阜远。
jiāng qiáo wǎn.
江桥晚。
yī jiàn hú shān kàn wèi biàn.
一见湖山看未遍。
zhàng shàn yù shōu gē lèi jiàn.
障扇欲收歌泪溅。
tíng xià huā kōng luó qǐ sàn.
亭下花空罗绮散。
qiáng gān jiàn xiàng wàng zhōng shū, qí yǐng zhuǎn.
樯竿渐向望中疏,旗影转。
pí shēng duàn.
鼙声断。
chóu chàng bù rú chuán wěi yàn.
惆怅不如船尾燕。


相关内容11:

定风波

御街行(般涉调)

清平乐

鹊桥仙(歇指调)

昼夜乐(二之二·中吕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虞美人
    秋风不似春风好。一夜金英老。更谁来凭曲阑干。惟有雁边斜月、照关山。双星旧约年年在。笑尽人情......
  • 鹤冲天(溧水长寿乡作)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
  • 敝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敝笱在梁,......
  • 渔家傲
    昨日采花花欲尽。隔花闻道潮来近。风猎紫荷声又紧。低难奔。莲茎刺惹香腮损。一缕艳痕红隐隐。新......
  • 归国谣
    何处笛?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隔离人几岁无消息,今头白,不眠特地重相忆。春艳艳,江上......
  • 清平乐(越调)
    繁花锦烂。已恨归期晚。翠减红稀莺似懒。特地柔肠欲断。调不堪尊酒频倾。恼人转转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