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六月十七夜寄邢子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7-22

六月十七夜寄邢子友

宋代  陈与义  

暑雨虽不足,凉风还有余。
乐此城阴夜,何殊山崦居。
月明苍桧立,露下芭蕉舒。
试问澄虚阁,今夕复焉如。

六月十七夜寄邢子友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六月十七夜寄邢子友翻译及注释

诗词:《六月十七夜寄邢子友》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暑雨虽不足,凉风还有余。
乐此城阴夜,何殊山崦居。
月明苍桧立,露下芭蕉舒。
试问澄虚阁,今夕复焉如。

中文译文:
虽然暑雨未能充足,但凉风仍然余温。
在这城市的阴凉之夜中,何尝与山间居住有什么不同。
明亮的月光照耀下,苍翠的柏树傲然挺立,露水下的芭蕉舒展开。
我想问问那座澄虚阁,今夜是否还是如此美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以写景抒怀的方式表达了夏夜的凉爽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首先描述了夏季的天气,暑雨虽然不够,但凉风依然吹拂,给人一丝清凉之感。接着,他将自己置身于城市的夜晚,感叹城市中的夜晚和山间的居住没有太大的区别,似乎都能享受到夜晚的凉爽。

接下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描述了夜晚的景色。明亮的月光下,苍翠的柏树挺立在那里,芭蕉也舒展开来,似乎是为了迎接这美丽的夜晚而生。这些景物的描绘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艺术美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询问邢子友是否还能体会到这美好的夜晚,是否和自己一样感受到夜晚的凉爽和宁静。这种情感的表达使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温情和思乡之意。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夏夜的凉爽和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也能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凉爽,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和追思之情。

六月十七夜寄邢子友拼音读音参考

liù yuè shí qī yè jì xíng zi yǒu
六月十七夜寄邢子友

shǔ yǔ suī bù zú, liáng fēng hái yǒu yú.
暑雨虽不足,凉风还有余。
lè cǐ chéng yīn yè, hé shū shān yān jū.
乐此城阴夜,何殊山崦居。
yuè míng cāng guì lì, lù xià bā jiāo shū.
月明苍桧立,露下芭蕉舒。
shì wèn chéng xū gé, jīn xī fù yān rú.
试问澄虚阁,今夕复焉如。


相关内容11:

夏夜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

述怀

幽沼

曳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梅花两绝句
    晓天青脉脉,玉面立疏篱。山中尔许树,独自费人诗。...
  • 石城夜赋
    初月光-满江,断处知急流。沉沉石城夜,漠漠西汉秋。为客寐常晚,临风意难收。三更柁楼底,身世入......
  • 心老久许为作画未果以诗督之
    布衲王摩诘,禅余寄笔端。试将能事迫,肯作画工难。秋入无声句,山连欲雨寒。平生梦想处,奉乞小......
  • 游东岩
    散策东岩路,梦中曾记经。斜晖射残雪,岩谷遍晶荧。鸦鸣山寂寂,意迥川冥冥。乘兴欲穷讨,会心还......
  • 次韵家弟碧线泉
    七孔穿针可得过,冰蚕映日吐寒波。练飞空咏徐凝水,带断疑分汉帝河。川后不愁微步袜,鲛人暗动卷......
  • 道中寒食
    斗粟淹吾驾,浮云笑此生。有酒酬岁月,无梦到功名。客里逢归雁,愁边有乱莺。杨花不解事,更作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