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题李尚书秀野堂一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25

寄题李尚书秀野堂一首

宋代  刘克庄  

江上归来两鬓丝,倒囊惟剩草堂赀。
云山有态争呈献,天海无边入指麾。
怪石远从商舶至,名花多自别州移。
寄声独乐先生说,世事而今尚可为。

寄题李尚书秀野堂一首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寄题李尚书秀野堂一首翻译及注释

《寄题李尚书秀野堂一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上归来两鬓丝,
倒囊惟剩草堂赀。
云山有态争呈献,
天海无边入指麾。
怪石远从商舶至,
名花多自别州移。
寄声独乐先生说,
世事而今尚可为。

中文译文:
从江边归来,发丝已有些斑白,
倒空的物袋里只剩下了简朴的草堂。
云山之间有各自独特的风姿,争相展现自己,
辽阔的天海无边无际,听命于指挥。
奇特的石头从远方的商船运至此地,
有名的花朵多由其他州迁移而来。
寄予声音,独乐先生告诉我,
在这个世间,如今仍有可为之事。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理解。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揭示了云山和天海的壮丽景色,以及怪石和名花的异域风情。通过这些描写,作者反思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变化和迁移,暗喻了人生的变迁和流转。归来的江边让作者感叹时光的流逝,他的发丝已有些斑白,而倒空的物袋则象征着物质的消逝。云山和天海的壮丽景色则表达了自然的广阔和无边,暗示人类的渺小和自然的无情。

怪石从远方的商船运至此地,名花也由其他州迁移而来,这揭示了物质和文化的流动性。人生中的变迁和迁移,使得世事多变,但诗中的"世事而今尚可为"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乐观态度,认为尽管世事瞬息万变,但仍然值得去追求、去实践。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基调,通过对云山、天海、怪石和名花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流转,以及对现实的乐观态度。作者运用景物的变化和迁移,寓意了人生的变迁和物质文化的流动。诗中的"寄题李尚书秀野堂"则显示了作者将这些思考和感悟寄寓于对李尚书秀野堂的题词之中。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它让人们思考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以及对现实的态度。通过与自然景物的对话,诗人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认知,同时也表达了对尽管世事瞬息万变,但仍然值得追求和坚持的乐观信念。

寄题李尚书秀野堂一首拼音读音参考

jì tí lǐ shàng shū xiù yě táng yī shǒu
寄题李尚书秀野堂一首

jiāng shàng guī lái liǎng bìn sī, dào náng wéi shèng cǎo táng zī.
江上归来两鬓丝,倒囊惟剩草堂赀。
yún shān yǒu tài zhēng chéng xiàn, tiān hǎi wú biān rù zhǐ huī.
云山有态争呈献,天海无边入指麾。
guài shí yuǎn cóng shāng bó zhì, míng huā duō zì bié zhōu yí.
怪石远从商舶至,名花多自别州移。
jì shēng dú lè xiān shēng shuō, shì shì ér jīn shàng kě wèi.
寄声独乐先生说,世事而今尚可为。


相关内容11:

赠张南金二绝

赠永福黄国孙

挽郑宣教

送五六弟赴四明仓官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新蓬二岭
    路入云端一线微,行人窃笑仆交讥。空囊非有连城璧,作麽携从间道归。...
  • 木绵铺
    庵远人稀行未休,风烟绝不类中州。何须更问明朝路,才出南门极目愁。...
  • 怀友
    老鹤孤飞久失群,天涯怀友寸心勤。狂生似腻宁堪近,佳士如香故可熏。无复拿舟乘大雪,有时倚杖送......
  • 送赵抚干赵班
    贵重元身外物轻,荐书怂恿入都城。金闺得路通初籍,玉座临轩再唱名。岩邑古人难锦制,长官叔世少......
  • 三日嘉雨呈张守
    方寸忧勤匝四封,兵厨不爨鲜懽悰。青苗暂阁农加额,朱表亲题帝动客。便着蓑衣驾秧马,莫投铁简起......
  • 挽方粹景楫二首
    屡荐于诸老,斯人可在廷。不令客翘馆,仅使直都厅。史漫存融表,坟犹待愈铭。西风已萧瑟,哀铎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