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西夏凯歌四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王稚登
2025-07-24

西夏凯歌四首

明代  王稚登  

凯歌  

捷书朝报夏酋平,十万狂倭夕胆惊。
闻说九重方赫怒,东边莫筑受降城。

西夏凯歌四首翻译及注释

《西夏凯歌四首》是明代诗人王稚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捷书朝报夏酋平,
十万狂倭夕胆惊。
闻说九重方赫怒,
东边莫筑受降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西夏在明代被平定的胜利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胜利的喜悦和骄傲之情。

首先,诗词开篇描绘了捷报传来的喜讯,称夏酋(指西夏的首领)已经被平定,这使得捷书一早传到,朝廷得以早早得知这个好消息。"捷书朝报"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欢欣和庆贺。同时,"夏酋平"的描述也暗示了明朝的强大和威严。

其次,描写了平定西夏时所面对的困难和敌人的恐惧。"十万狂倭"指的是数以万计的倭寇(指日本海盗),他们在夜晚胆战心惊,不敢再进行抵抗。这一描写凸显了明军的勇猛和威力,以及西夏的势力在他们面前的微弱。

接着,诗中提到了九重方的愤怒。"九重方"指的是西夏的城墙,也暗示了西夏的要塞。这里描述了明军的威势,使得西夏的九重方愤怒不已。这表明明朝对西夏的征服是艰难和不易的,但也突显了明朝的军事力量和战略智慧。

最后两句"东边莫筑受降城"表达了对西夏的彻底征服和胜利的决心。"东边"指的是明朝的东边,即西夏的东部边界。"莫筑受降城"意味着西夏人已经无法再抵抗,只能接受明朝的降服。这是对西夏的最终征服和胜利的宣言。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西夏平定的场景和对胜利的庆贺,展现了明朝的强大和威严,以及对征服者的自豪感。它表达了作者对明朝的胜利和统一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凸显了明朝的军事力量和智慧。

西夏凯歌四首拼音读音参考

xī xià kǎi gē sì shǒu
西夏凯歌四首

jié shū cháo bào xià qiú píng, shí wàn kuáng wō xī dǎn jīng.
捷书朝报夏酋平,十万狂倭夕胆惊。
wén shuō jiǔ zhòng fāng hè nù, dōng biān mò zhù shòu xiáng chéng.
闻说九重方赫怒,东边莫筑受降城。


相关内容11:

无题五首

听曲赠赵五老四首(太仓人·名淮,字长源,

海夷八首(嘉靖甲寅)

竹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徐惟和还闽兼寄惟起
    未把并州作故乡,送君重与赋河梁。吴宫蟋蟀方啼月,越国芙蓉未着霜。宾从琴樽忘逆旅,弟兄渔猎忆......
  • 湖上梅花歌四首
    家家山色对春湖,日日春风听鹧鸪。门前杨柳藏鱼市,屋上梅花当地租。...
  • 重过拂水山居经宿遂撤新楼开竁域主人复申墓
    隔岁寒梅压路横,过年风槛纸窗鸣。岩扉静掩涓涓户,山阁俄开郁郁城。新表伫归华鹤语,生刍与怅白......
  • 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1],茹藘[2]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 行露
    厌浥[1]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
  • 送吴中丞之金陵
    建业青山是帝都,暂劳开府握军符。花间朱鹭铙歌曲,江上黄龙水阵图。玉节中丞新荡寇,楼船诸将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