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六么令 鸣鹤馀音卷四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王哲
2025-07-24

六么令 鸣鹤馀音卷四

元代  王哲  

六么令  

真清真静,便是虎和龙。
澄澄湛湛,婴儿姹女自升腾。
寂默刀圭根本,斋戒换西东。
时中十二,常常觉照,内调神气玉炉功。
何须寻枝摘叶,岂论语丹经。
假馀玄妙,知懒惰亦成空。
灭睡忘言除欲,饮膳少丰融。
外系疏啬,人情淡薄,念头打破渐幽通。

六么令 鸣鹤馀音卷四翻译及注释

《六么令 鸣鹤馀音卷四》是元代王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真清真静,便是虎和龙。
澄澄湛湛,婴儿姹女自升腾。
寂默刀圭根本,斋戒换西东。
时中十二,常常觉照,内调神气玉炉功。
何须寻枝摘叶,岂论语丹经。
假馀玄妙,知懒惰亦成空。
灭睡忘言除欲,饮膳少丰融。
外系疏啬,人情淡薄,念头打破渐幽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深邃的意境表达了清净宁静的境界。诗人通过描绘清澈、纯净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尘嚣、宁静自在的心境。

诗词开头以“真清真静,便是虎和龙”来形容这种境界的纯净和安宁,暗示其中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和威严。接下来的描写“澄澄湛湛,婴儿姹女自升腾”,通过表现清澈透明的水面和婴儿般纯净的心灵,传达出一种纯真无邪、自由升腾的意象。

诗中提到“寂默刀圭根本,斋戒换西东”,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身养性的追求和自律的态度。接着描绘了时中十二,常常觉照,内调神气玉炉功的境界,意味着通过修行和调养自身的精神和身体,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宁神之功。

诗中提到“何须寻枝摘叶,岂论语丹经”,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和言语的超越,认为真正的修行和境界不依赖于外物和言语,而是来源于内心的体悟和领悟。

最后几句诗中,诗人提到“灭睡忘言除欲,饮膳少丰融”,呼唤人们要摒弃睡眠、忘却言语和欲望的干扰,追求简朴和纯净的生活。诗人对于外界繁琐事物和人情淡薄的批评,以及对于超越平庸的思考,都体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纯净和超越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宁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自我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思考,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理想状态。

六么令 鸣鹤馀音卷四拼音读音参考

liù me lìng míng hè yú yīn juǎn sì
六么令 鸣鹤馀音卷四

zhēn qīng zhēn jìng, biàn shì hǔ hé lóng.
真清真静,便是虎和龙。
chéng chéng zhàn zhàn, yīng ér chà nǚ zì shēng téng.
澄澄湛湛,婴儿姹女自升腾。
jì mò dāo guī gēn běn, zhāi jiè huàn xī dōng.
寂默刀圭根本,斋戒换西东。
shí zhōng shí èr, cháng cháng jué zhào, nèi diào shén qì yù lú gōng.
时中十二,常常觉照,内调神气玉炉功。
hé xū xún zhī zhāi yè, qǐ lún yǔ dān jīng.
何须寻枝摘叶,岂论语丹经。
jiǎ yú xuán miào, zhī lǎn duò yì chéng kōng.
假馀玄妙,知懒惰亦成空。
miè shuì wàng yán chú yù, yǐn shàn shǎo fēng róng.
灭睡忘言除欲,饮膳少丰融。
wài xì shū sè, rén qíng dàn bó, niàn tou dǎ pò jiàn yōu tōng.
外系疏啬,人情淡薄,念头打破渐幽通。


相关内容11:

带马行

迎仙客

憨郭郎 或问难免憎爱心

恣逍遥 承杜先生传语

折丹桂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苏幕遮 秦渡坟院主僧觅
    善看经,能礼忏。金面胭脂,正好频频蘸。转转殷红红不淡。色里全真,真里成清湛。仗铅刀,擎汞錾......
  • 忆王孙
    人云口是祸之门。我道舌为祸本根。不语无言没讨论。度朝昏。便是...
  • 浪淘沙 叹虚飘飘
    石火相饶。电里光烧。百年恰似水中泡。一灭一生何太速,风烛时烧。公等在浮嚣。悟取虚韶。福油好......
  • 五更出舍郎
    四更哩出舍郎。得清凉。重楼上,饮琼浆。任舞任歌醒复醉,愈堪尝。真滋味,万般香。...
  • 满庭芳 刘公问贵贱
    今世丰华,此生贫窘,算来总是前缘。荣枯好丑,无党亦无偏。只在灵明布种,唯招召、善恶相传。花......
  • 酹江月
    正阳的祖,又纯阳师父,修持深奥。更有真尊唯是叔。海蟾同居三岛。弟子重阳,侍尊玄妙。手内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