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木兰后池三咏·浮萍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皮日休
2025-09-05

木兰后池三咏·浮萍

唐代  皮日休  

嫩似金脂飏似烟,多情浑欲拥红莲。
明朝拟附南风信,寄与湘妃作翠钿。

木兰后池三咏·浮萍作者简介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木兰后池三咏·浮萍翻译及注释

《木兰后池三咏·浮萍》是唐代皮日休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浮萍犹如金脂,飘动起伏如烟。它们温柔多情,仿佛要拥抱着红莲花。我仿佛在明朝(即天明时分)时代写信,希望把这浮萍寄给湘妃,作为翠钿(嵌在发髻上的翠绿宝石)。

这首诗词以咏史抒情的方式,描绘了池塘中漂浮的浮萍。作者用形容词“嫩似金脂”、“飏似烟”来形容浮萍的外貌和动态。金脂代表了浓郁的金黄色,与浮萍的颜色相得益彰。而飘动如烟,则给人以轻盈飘逸的感觉。诗中还表达了浮萍的多情之态,它们仿佛希望拥抱红莲花,表现出一种向往和渴望的情感。

诗词的最后两句:“明朝拟附南风信,寄与湘妃作翠钿。”借用了明朝天明时分的意象,表达了作者的抒情之情。同时,作者把浮萍比喻为翠钿,表示对湘妃的思念和祝福。

整首诗词通过对浮萍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抒发的情感。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历史的咏史和寓情。通过诗词的构思和表达,传达了作者对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情感的表达。

木兰后池三咏·浮萍拼音读音参考

mù lán hòu chí sān yǒng fú píng
木兰后池三咏·浮萍

nèn shì jīn zhī yáng shì yān, duō qíng hún yù yōng hóng lián.
嫩似金脂飏似烟,多情浑欲拥红莲。
míng cháo nǐ fù nán fēng xìn, jì yú xiāng fēi zuò cuì diàn.
明朝拟附南风信,寄与湘妃作翠钿。


相关内容11:

经李征君故居(一作王建诗)

寄同年韦校书

连昌宫词二首·门

萼绿华将归九疑留别许真人

卧疾走笔酬韩愈书问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宋州田中丞
    古郡近南徐,关河万里馀。相思深夜后,未答去秋书。自别知音少,难忘识面初。旧山期已久,门掩数......
  • 送李戎扶侍往寿安
    二千馀里路,一半是波涛。未晓著衣起,出城逢日高。关山多寇盗,扶侍带弓刀。临别不挥泪,谁知心......
  • 江行至沙浦
    烟霞接杳冥,旅泊寄回汀。夜雨雷电歇,春江蛟蜃腥。城侵潮影白,峤截鸟行青。遍欲探泉石,南须过......
  • 赠弘泉上人
    洗足下蓝岭,古师精进同。心知溪卉长,居此玉林空。西殿宵灯磬,东林曙雨风。旧峰邻太白,石座雨......
  • 剑器
    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军装。潼关一败吴儿喜,簇马骊山看御汤。...
  • 送厉图南下第归澧州
    当春人尽归,我独无归计。送君自多感,不是缘下第。君看山上草,尽有干云势。结根既不然,何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