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山寺僧房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9-04

题山寺僧房

唐代  岑参  

梦游  想象  月宫  哲理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
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
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
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

题山寺僧房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题山寺僧房翻译及注释

《题山寺僧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一位僧人的清修生活和对山寺景色的感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
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
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
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处山寺僧房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清修生活、自然景色和宁静时光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表现出山寺僧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蕴含了一些对人生、修行和官场的思考。

赏析:
1. 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勾勒出山寺僧房的画面。窗外的树影摇曳,墙上映照着一座山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

2. 诗中描写了僧房里的生活场景。野外的炉火自然地燃烧,山间的水碓悠然运转,展现出僧人勤奋而从容的修行状态。

3. “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这两句表达了人生的一种矛盾。勤奋学习可能会使人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而从政治事务中感受到的繁忙可能使人产生懈怠之情。

4. 诗中最后两句以月出和钟声为画面,表现了夜晚山寺的静谧,高僧的背影暗然无形,但钟声却传遍山谷,这一景象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僧房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清修生活、人生境遇以及内心挣扎的感慨,展现了唐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题山寺僧房拼音读音参考

tí shān sì sēng fáng
题山寺僧房

chuāng yǐng yáo qún mù, qiáng yīn zài yī fēng.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
yě lú fēng zì ruò, shān duì shuǐ néng chōng.
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
qín xué fān zhī wù, wèi guān hǎo yù yōng.
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
gāo sēng míng bú jiàn, yuè chū dàn wén zhōng.
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


相关内容11: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

登湓城浦望庐山初晴,直省赍敕催赴江阴

别张少府

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

送韦邕少府归钟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遇风雨作(一作权德舆诗)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传呼戒徒驭,振辔转林麓。阴云拥岩端,沾雨当......
  • 东平路作三首
    南图适不就,东走岂吾心。索索凉风动,行行秋水深。蝉鸣木叶落,兹夕更愁霖。明时好画策,动欲干......
  • 酬郑侍御秋夜见寄
    摇落空林夜,河阳兴已生。未辞公府步,知结远山情。高柳风难定,寒泉月助明。袁公方卧雪,尺素及......
  • 句容县东青阳馆作
    句曲千峰暮,归人向远烟。风摇近水叶,云护欲晴天。夕照留山馆,秋光落草田。征途傍斜日,一骑独......
  • 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
    迎亲辞旧苑,恩诏下储闱。昨见双鱼去,今看驷马归。驿帆湘水阔,客舍楚山稀。手把黄香扇,身披莱......
  • 题王十九茆堂
    满庭多种药,入里作山家。终日能留客,凌寒亦对花。海鸥过竹屿,门柳拂江沙。知尔卑栖意,题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