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上黄堆烽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益
2025-09-06

上黄堆烽

唐代  李益  

心期紫阁山中月,身过黄堆烽上云。
年发已从书剑老,戎衣更逐霍将军。

上黄堆烽作者简介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上黄堆烽翻译及注释

《上黄堆烽》是唐代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在黄堆烽火台上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思考和壮志豪情。

中文译文:
心中盼望看到紫阁山上的明月,
身穿戎服走过黄堆烽火台上的云端。
岁月已经让我从少年变为了老迈之人,
但我依然随着霍将军穿越沙场。

诗意:
《上黄堆烽》以作者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诗词的描写和抒发,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和青春的思考和情感。诗中黄堆烽火台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紫阁山上的明月和云端则象征着美好和远方。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和感慨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年少时期的热血豪情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尽管岁月已经让作者老去,但对战争和军人的情感犹存,依然徜徉在战场之上,追随着将军们的足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作者亲身经历的描写和自我感慨,展现了战争和岁月对个人的影响和情感的变迁。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将自己的思考和情感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中的黄堆烽火台和紫阁山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用以体现战争和遥远追求的内涵。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思考和对青春的怀念,既有对战争残酷的深刻感悟,又有对壮志豪情的留恋和向往。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纷乱和复杂情感,以及战争所带来的人生变迁和思考。同时,这首诗词也使人们对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进行反思,对和平与安宁的珍视更加深刻。

上黄堆烽拼音读音参考

shàng huáng duī fēng
上黄堆烽

xīn qī zǐ gé shān zhōng yuè, shēn guò huáng duī fēng shàng yún.
心期紫阁山中月,身过黄堆烽上云。
nián fā yǐ cóng shū jiàn lǎo, róng yī gèng zhú huò jiāng jūn.
年发已从书剑老,戎衣更逐霍将军。


相关内容11:

书志赠畅当

早春归盩厔旧居却寄耿拾遗湋李校书端

送王录事赴任苏州(即舍人堂弟)

合源溪期张计不至

野田行(一作于鹄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同赵进马元阳春日登长春宫古城望河中因寄郑损仓曹
    城头春霭晓濛濛,指望关桥满袖风。云骑闲嘶宫柳外,玉人愁立草花中。钟分寺路山光绿,河绕军州日......
  • 送王闰
    相送临寒水,苍然望故关。江芜连梦泽,楚雪入商山。话我他年旧,看君此日还。因将自悲泪,一洒别......
  • 赠元秘书
    旧书稍稍出风尘,孤客逢秋感此身。秦地谬为门下客,淮阴徒笑市中人。也闻阮籍寻常醉,见说陈平不......
  • 送崔琦赴宣州幕
    五马临流待幕宾,羡君谈笑出风尘。身闲就养宁辞远,世难移家莫厌贫。天际晓山三峡路,津头腊市九......
  •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
    柳吴兴近无消息,张长公贫苦寂寥。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残菊向西招。...
  • 山下泉
    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净色和云落,喧声绕石斜。明朝更寻去,应到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