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羊士谔
2025-07-19

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

唐代  羊士谔  

女几山头春雪消,路傍仙杏发柔条。
心期欲去知何日,惆怅回车上野桥。

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作者简介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翻译及注释

《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是唐代诗人羊士谔创作的一首诗。诗人以过三乡望山为背景,借景抒发了对远离尘嚣,追寻理想的思考和渴望。

诗中,女几山头的春雪已经融化,路旁的仙杏已经发芽长出嫩绿的新枝。诗人心中一直期望离开,但他不知道何时能实现这个愿望,于是心生失望,回到车上仰望着野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追求理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离开尘嚣纷扰,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人的内心矛盾也在诗中得到了表达,他渴望远离世俗,但又被现实所拴住。

整体上,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的追求和失落之情,通过大自然的描绘,将人和自然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期盼和对现实困扰的无奈。

诗词中文译文:
女几山头的春雪融化了,
路旁的仙杏发出嫩绿的枝条。
我心里一直希望离开,
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实现,
感到惆怅,坐在回车中仰望着野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女几山头的春雪融化和仙杏发芽,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与诗人内心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相呼应。然而,诗人却不知道何时能够离开现实的束缚,这种无法实现理想的遗憾和失望在诗中得到了表达。

整首诗的情感转折明显,第一句写出了山头的春雪消融的景象,给人以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第二句描述了仙杏发出嫩绿的枝条,更加强调了新生与希望。然而,第三句的"心期欲去知何日"表达出诗人对离开的渴望,而无法确定具体时间,让人感到一种无奈;最后一句"惆怅回车上野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奈。

整首诗把人与自然相结合,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人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人呈现了自己对离开尘嚣、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充满了浓郁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

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拼音读音参考

guò sān xiāng wàng nǚ jǐ shān, zǎo suì yǒu bo zhù zhī zhì
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

nǚ jǐ shān tóu chūn xuě xiāo, lù bàng xiān xìng fā róu tiáo.
女几山头春雪消,路傍仙杏发柔条。
xīn qī yù qù zhī hé rì, chóu chàng huí chē shàng yě qiáo.
心期欲去知何日,惆怅回车上野桥。


相关内容11:

送李处士归弋阳山居(限姓名中用韵)

还别业寻龙华山寺广宣上人

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

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净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剥啄行
    剥剥啄啄,有客至门。我不出应,客去而嗔。从者语我,子胡为然。我不厌客,困于语言。欲不出纳,......
  • 细柳驿
    细柳肃军令,条侯信殊伦。棘门乃儿戏,从古多其人。神武今不杀,介夫如搢绅。息驾幸兹地,怀哉悚......
  • 赠侯侍御
    步逸辞群迹,机真结远心。敦诗扬大雅,映古酌高音。逃祸栖蜗舍,因醒解豸簪。紫兰秋露湿,黄鹤晚......
  • 南池晨望
    起来林上月,潇洒故人情。铃阁人何事,莲塘晓独行。衣沾竹露爽,茶对石泉清。鼓吹前贤薄,群蛙试......
  • 出门
    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岂敢尚幽独,与世实参差。古人虽已死,书上有其辞。开卷读且想,千载若......
  • 顺宗至德大安孝皇帝挽歌三首(时充卤簿使)
    十叶开昌运,三辰丽德音。荐功期瘗玉,昭俭每捐金。解泽皇风遍,虞泉白日沈。仍闻起居注,焚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