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9-05

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

宋代  刘克庄  

比似莆杭倾盖时,更崇古雅黜新奇。
久栖衡泌宁非乐,不倚门墙未易麾。
析理自应重讲席,论文吾合竖降旗。
抚弦欲奏成三叹,何处而今有子期。

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翻译及注释

《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比似莆杭倾盖时,
更崇古雅黜新奇。
久栖衡泌宁非乐,
不倚门墙未易麾。
析理自应重讲席,
论文吾合竖降旗。
抚弦欲奏成三叹,
何处而今有子期。

诗意:
这首诗是刘克庄送别汤伯纪的两首诗之一,表达了对时兴之风的反思和对传统之美的推崇。作者认为现在的时代偏好追求新奇和独特,而不再关注古老而雅致的事物。他感叹在这种时代里,长期从事学术研究或修身养性的人并不容易获得快乐,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作者强调自己始终坚持重视学术讲座和文论,将自己的观点竖立起来,象征着竖降旗帜,表达了他对传统学问的坚守。最后,他弹奏琴弦,意欲发出三次叹息,表示对那些与他有相同理念的人的思念之情。然而,他在当下的时代中,找不到与他志同道合的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代潮流的反思和对传统之美的赞美。作者借用了"莆杭"的典故,指代古代的瓯江和钱塘江,它们曾经是繁盛的城市,但现在已经没落。这里用来暗示时兴之物的短暂和不长久的特点,与古代的雅致相比较。作者用"古雅黜新奇"来形容时代的偏好,表达了他对追求独特和新颖的趋势的不认同。他认为长期从事学术和修身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中并不容易获得满足和快乐,因为他们所追求的价值观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作者强调自己坚持重视学术研究和文论的态度,表达了他对传统学问的珍视和坚守。最后,他抚弦欲奏,发出三次叹息,表达了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思念之情,但他却感叹在当下的时代中,很难找到与他志同道合的人。

整首诗以简练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代潮流的不满和对传统之美的推崇。通过对比时兴和传统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传统价值的坚守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刘克庄作为宋代文人的独特风格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tāng bó jì sòng bié èr shǒu
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

bǐ shì pú háng qīng gài shí, gèng chóng gǔ yǎ chù xīn qí.
比似莆杭倾盖时,更崇古雅黜新奇。
jiǔ qī héng mì níng fēi lè, bù yǐ mén qiáng wèi yì huī.
久栖衡泌宁非乐,不倚门墙未易麾。
xī lǐ zì yīng zhòng jiǎng xí, lùn wén wú hé shù jiàng qí.
析理自应重讲席,论文吾合竖降旗。
fǔ xián yù zòu chéng sān tàn, hé chǔ ér jīn yǒu zǐ qī.
抚弦欲奏成三叹,何处而今有子期。


相关内容11:

杜鹃问答二首

寄徐直翁侍郎二首

□□长老住宁国光孝寺并题雪矶三绝

中秋大风雨五绝

碧波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又即事二首
    放逐谁曾为解骖,自治芜秽垦山南。西畴会有两歧麦,东府底须三寸酣。芋美尤于饥后觉,榄甜少待味......
  • 十和贺太渊得雄二首
    诞育文章家可贺,轩渠烦恼障皆除。霜蹄堕地能行矣,玉树临风必皎如。群纪伴翁入图画,俨佟为我御......
  • 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
    □□先帝开宣室,频领群儒上石渠。奏牍三千前日事,寓言十九暮年书。色空勘破偏盲久,记诵俱忘一......
  • 新亭
    此是晋人游集处,当时风景与今同。不干铁鏁楼船力,似是蒲葵尘柄功。几簇旌旗秋色里,百年陵阙泪......
  • 两曜二首
    不甘蟆蚀月,泣献磔蟆诗。却效玉川子,仍曾是退之。...
  • 挽翁仲山常卿二首
    昔驾輶轩忝外台,爱文学掾有高才。曾留太白论文去,亦辱奇章贽卷来。玉树枝成终古诀,紫薇花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