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新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21

新亭

宋代  刘克庄  

此是晋人游集处,当时风景与今同。
不干铁鏁楼船力,似是蒲葵尘柄功。
几簇旌旗秋色里,百年陵阙泪痕中。
兴亡毕竟缘何事,专罪清谈恐未公。

新亭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新亭翻译及注释

诗词:《新亭》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此是晋人游集处,
当时风景与今同。
不干铁鏁楼船力,
似是蒲葵尘柄功。

几簇旌旗秋色里,
百年陵阙泪痕中。
兴亡毕竟缘何事,
专罪清谈恐未公。

诗词的中文译文:

这里是晋人游集的地方,
当时的风景与现在一样。
不再依靠铁链束缚的楼船力量,
宛如蒲葵扫除尘埃的功效。

几簇旌旗在秋色中飘扬,
百年的陵墓和宫阙中带着泪痕。
兴衰终究缘于何事,
只怕高尚的言谈尚未被广泛传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刘克庄所作,以描绘晋人游集之地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历史的思考。

诗人描述了一个地方,晋人在那里游集,当时的风景与现在并无二致。通过"不干铁鏁楼船力,似是蒲葵尘柄功"的描写,表达了过去的楼船已不再依靠铁链束缚的力量,而是像蒲葵一样扫除尘埃,展示了时代的进步和变迁。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几簇旌旗在秋色中飘扬,百年的陵墓和宫阙中带着泪痕。这些景象暗示了历史的兴衰和沉浮,以及文化和文明的传承。百年的陵墓和宫阙是曾经的辉煌,但也蕴藏着悲伤和泪痕,让人回忆起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最后两句"兴亡毕竟缘何事,专罪清谈恐未公"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诗人反问了兴衰终究是由于什么原因,而高尚的谈论和思考恐怕还没有被广泛传扬和认同。这句诗意味深长,借历史之镜反思现实,提醒人们珍惜并传承优秀的文化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描绘景物为线索,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历史兴衰以及思想传承的关注。诗人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呼唤人们珍视历史,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并对当时的清谈和思想表达抱有一定的忧虑。

新亭拼音读音参考

xīn tíng
新亭

cǐ shì jìn rén yóu jí chù, dāng shí fēng jǐng yǔ jīn tóng.
此是晋人游集处,当时风景与今同。
bù gàn tiě suǒ lóu chuán lì, shì shì pú kuí chén bǐng gōng.
不干铁鏁楼船力,似是蒲葵尘柄功。
jǐ cù jīng qí qiū sè lǐ, bǎi nián líng quē lèi hén zhōng.
几簇旌旗秋色里,百年陵阙泪痕中。
xīng wáng bì jìng yuán hé shì, zhuān zuì qīng tán kǒng wèi gōng.
兴亡毕竟缘何事,专罪清谈恐未公。


相关内容11:

寄徐直翁侍郎二首

□□长老住宁国光孝寺并题雪矶三绝

中秋大风雨五绝

碧波亭

蒙恩复畀明道祠寄呈赵克勤吏部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
    比似莆杭倾盖时,更崇古雅黜新奇。久栖衡泌宁非乐,不倚门墙未易麾。析理自应重讲席,论文吾合竖......
  • 又即事二首
    放逐谁曾为解骖,自治芜秽垦山南。西畴会有两歧麦,东府底须三寸酣。芋美尤于饥后觉,榄甜少待味......
  • 十和贺太渊得雄二首
    诞育文章家可贺,轩渠烦恼障皆除。霜蹄堕地能行矣,玉树临风必皎如。群纪伴翁入图画,俨佟为我御......
  • 两曜二首
    不甘蟆蚀月,泣献磔蟆诗。却效玉川子,仍曾是退之。...
  • 挽翁仲山常卿二首
    昔驾輶轩忝外台,爱文学掾有高才。曾留太白论文去,亦辱奇章贽卷来。玉树枝成终古诀,紫薇花对别......
  • 用洪君畴韵送徐仲晦赴乡郡二首
    于君外物一毫轻,七聚争看锦昼行。昔苦缿筩无路达,今欣蜡烛照天明。潢池赤子思重活,青社饥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