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遣兴·把盏非怜酒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高骈
2025-09-06

遣兴·把盏非怜酒

唐代  高骈  

把盏非怜酒,持竿不为鱼。
唯应嵇叔夜,似我性慵疏。

遣兴·把盏非怜酒作者简介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后被部将毕师铎所害,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瘗(埋)之”。

遣兴·把盏非怜酒翻译及注释

《遣兴·把盏非怜酒》是唐代诗人高骈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诗人抱持向往自由逍遥的心境。

中文译文:
把杯斟酒并不是为了痴迷于酒,举竿不是为了捕鱼。
只是应与嵇叔同夜聚会,和我一样放任懒散。

诗意:
这首诗词以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逍遥的向往。诗人描述自己与嵇叔,在夜晚把酒持竿,享受悠闲自在,不受拘束,没有世俗的责任和束缚。诗人通过写作把盏斟酒和持竿捕鱼,表达了他内心对放松自我的追求和对生活的超越。

赏析:
该诗表达了高骈对自由的向往,在唐代文人中颇具代表性。诗人通过与嵇叔夜间相聚,把酒持竿,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渴望。诗中的“把盏非怜酒,持竿不为鱼”表明诗人并非真的迷恋于酒与鱼,而是以此为媒介来追求内心的自由。高骈通过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唐代文人的理想生活状态,即在纷繁的尘世中寻求超然的境界。整首诗节奏流畅,字数简洁,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遣兴·把盏非怜酒拼音读音参考

qiǎn xìng
遣兴

bǎ zhǎn fēi lián jiǔ, chí gān bù wéi yú.
把盏非怜酒,持竿不为鱼。
wéi yīng jī shū yè, shì wǒ xìng yōng shū.
唯应嵇叔夜,似我性慵疏。


相关内容11:

虞美人

仙岩四瀑布即事寄上秘书包监侍郎七兄吏部李侍…十四韵

道中早发

石笋

过商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容州中丞赴镇
    交趾同星坐,龙泉佩斗文。烧香翠羽帐,看舞郁金裙。鹢首冲泷浪,犀渠拂岭云。莫教铜柱北,只说马......
  • 何满子
    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缅想旧欢多少事,转添春思难平。曲槛丝垂金柳,小窗弦断银筝深院空......
  • 摊破浣溪沙
    春水轻波浸绿苔,枇杷洲上紫檀开。晴日眠沙鸂鶒稳,暖相偎罗袜生尘游女过,有人逢著弄珠回。兰麝......
  • 望远行
    春日迟迟思寂寥,行客关山路遥。琼窗时听语莺娇,柳丝牵恨一条条休晕绣,罢吹箫,貌逐残花暗凋。......
  • 湘江晓望
    笙歌欢罢散离筵,水色朦胧蘸宿烟。山响疏钟何处寺,火光收钓下滩船。微云过岛侵微月,古岸平江浸......
  • 感古
    九折无停波,三光如转烛。玄珠人不识,徒爱燕赵玉。祖龙已深惑,汉氏远徇欲。骊山与茂陵,相对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