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读李忠愍文集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子翚
2025-07-24

读李忠愍文集

宋代  刘子翚  

英姿直节想堂堂,不忍偷生向扰攘。
二帝蒙尘方幸虏,六臣奉玺更朝梁。
身轻欲抗豺狼怒,名在终同日月光。
曾与先君共褒录,拊编交感泪浪浪。

读李忠愍文集作者简介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读李忠愍文集翻译及注释

诗词:《读李忠愍文集》

中文译文:
读李忠愍文集,
英姿直节想堂堂,
不忍偷生向扰攘。
二帝蒙尘方幸虏,
六臣奉玺更朝梁。
身轻欲抗豺狼怒,
名在终同日月光。
曾与先君共褒录,
拊编交感泪浪浪。

诗意:
这首诗是刘子翚写的一首赞美李忠愍的诗,表达了对李忠愍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敬佩之情。诗中描述了李忠愍的英勇和坚贞,他不愿意为了自己的生命而屈从于纷扰的世事。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他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忠诚,受到了两位皇帝的垂青和重用。尽管他的地位轻微,却能抵挡住邪恶的侵袭,他的名字犹如日月的光辉一样永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李忠愍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忠诚和高尚品德的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突出了李忠愍的英姿和直节。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将李忠愍与扰攘的世事进行对比,凸显了他的坚定和不屈。诗人用"二帝蒙尘方幸虏,六臣奉玺更朝梁"的描写,表达了李忠愍在乱世中的卓越之处,他的忠诚和贡献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重视。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李忠愍的敬意和感慨,他曾与先君一起褒奖李忠愍,回忆起往事,不禁泪如波浪般涌动。

这首诗写得深情而振奋人心,赞美了李忠愍的高尚品德和忠诚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崇敬和敬意。诗中的形象描写生动逼真,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李忠愍的赞美和对忠诚道德的崇尚,也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读李忠愍文集拼音读音参考

dú lǐ zhōng mǐn wén jí
读李忠愍文集

yīng zī zhí jié xiǎng táng táng, bù rěn tōu shēng xiàng rǎo rǎng.
英姿直节想堂堂,不忍偷生向扰攘。
èr dì méng chén fāng xìng lǔ, liù chén fèng xǐ gèng cháo liáng.
二帝蒙尘方幸虏,六臣奉玺更朝梁。
shēn qīng yù kàng chái láng nù, míng zài zhōng tóng rì yuè guāng.
身轻欲抗豺狼怒,名在终同日月光。
céng yǔ xiān jūn gòng bāo lù, fǔ biān jiāo gǎn lèi làng làng.
曾与先君共褒录,拊编交感泪浪浪。


相关内容11:

和士特南浦诗

悠然堂和致明绝句

池莲四咏分韵·藕

宵长

木犀古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湖州歌九十八首
    铁瓮城头马乱嘶,金陵城下砲如飞。黑风卷地鼓鼙急,昨夜常州又受围。...
  • 渡淮
    鸣鼙渡长淮,霏烟散清晨。皎皎初日光,照辉草木新。横林渡余碧,叠嶂开嶙峋。移桡失向背,烟波浩......
  • 杖藜
    乱后惟忧死,无心问岁华。故园依草莽,今日见梅花。闽俗尝三饭,僧房但一茶。海濒犹未稳,更拟访......
  • 寒涧
    林间幽鸟吸枯槎,落尽寒潮一涧沙。独林桥西游子宿,酒旗斜日两三家。...
  • 有怀
    溪石磊磊出,溪光失溶溶。呼童理新堰,小驻万折东。素杙竞骈立,苍皮堆已重。谁裁一道天,忽堕顾......
  • 岩桂
    凉颸振远村,寂寞度清芬。山路不知处,月窗时夜闻。孤根寒抱石,落子半飘支。袖手空延伫,无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