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晚十咏·倚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9-07

秋晚十咏·倚杖

宋代  李弥逊  

倚杖看修竹,晚林疏雨秋。
砧声村远近,风力鸟觉浮。
愁鬓老前白,闲心物外休。
出门无伴侣,小立看汀鸥。

秋晚十咏·倚杖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秋晚十咏·倚杖翻译及注释

《秋晚十咏·倚杖》是李弥逊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倚着杖看着修竹,晚上的林间雨变得稀疏。砧声从村落传来,离近不一,风力使鸟儿感到轻飘。愁苦使鬓发变白,闲散的心思远离尘嚣。独自出门,没有伴侣相随,我站在岸边观赏着滨海的海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傍晚的景象,通过诗人倚着杖头观赏修竹,感受林间细雨、村落的砧声、风的轻柔和海鸥的自由飞翔,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寂寥生活的向往。诗中透露出一种无拘无束、超脱尘俗的心境,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颓废和对世事的淡漠之情。

赏析:
《秋晚十咏·倚杖》以简洁而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秋日景象。诗人通过倚杖观赏修竹和感受大自然的细微变化,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繁杂世事的远离。诗中的情感主要集中在孤独、寂寞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上。

诗人在描述晚间林中的雨声时,用了"疏"字,使人感受到雨变得稀疏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氛围。通过"愁鬓老前白"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与苍凉。而"闲心物外休"则显示了诗人的超脱心态,他不愿受到尘世的牵绊,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诗的最后两句"出门无伴侣,小立看汀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自由。诗人独自出门,没有伴侣相随,站在汀边观赏飞翔的海鸥,暗示了他内心的独立与超然。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孤独和自由为主题,通过细腻而凝重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秋晚十咏·倚杖拼音读音参考

qiū wǎn shí yǒng
秋晚十咏

yǐ zhàng kàn xiū zhú, wǎn lín shū yǔ qiū.
倚杖看修竹,晚林疏雨秋。
zhēn shēng cūn yuǎn jìn, fēng lì niǎo jué fú.
砧声村远近,风力鸟觉浮。
chóu bìn lǎo qián bái, xián xīn wù wài xiū.
愁鬓老前白,闲心物外休。
chū mén wú bàn lǚ, xiǎo lì kàn tīng ōu.
出门无伴侣,小立看汀鸥。


相关内容11:

落花十绝

登西楼二首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游山三首

落花十绝

聚星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仲宗之建安
    老翁更事几河沙,苦爱溪头管物华。种竹成林心未足,买船载月思无涯。黄莺唤友非多事,白鹭窥鱼更......
  • 哭陈兴宗先生三首
    虀盐昔者谩儒宫,苇白茅黄处处同。十载从公烦点铁,寸毫令我稍披聋。一泓渐笑牛蹄水,万里初观羊......
  • 偶成三首
    万里归来卧白云,蚍蜉撼树政纷纷。大儿文举知何在,巨擘於陵亦谩云。空洞能容数百辈,蒙胧如见二......
  • 遣妓
    吾从得酒便超然,何用红妆恼醉眠。密约自怜非宋玉,官差聊复浼梅仙。樽前起舞无鸜鹆,坐上求归似......
  • 南楼
    百尺危楼枕水滨,风烟入眼乱纷纷。趁虚渔唱来成市,入垅田歌去作群。阁雨云深山着帽,驾潮风急浪......
  • 雹
    黑云压山山欲颓,阿香推车震不开。广寒宫中珠径雨,狂风倾下九天来。高堂砰轰倒四壁,万瓦飞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