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仙源即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镃
2025-09-08

仙源即事

宋代  王镃  

避世移家入乱山,松风杉雨打窗寒。
床头一卷麻衣易,自点松明尽夜看。

仙源即事作者简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仙源即事翻译及注释

《仙源即事》是王镃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避世移居到幽静的山中,并描述了他在这里的生活情景和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避开尘世,我搬家到了深山,
松风与杉雨敲打着寒冷的窗户。
床头挂着一卷麻衣,方便易取,
我自己点亮松明,整夜细细观看。

诗词通过描述诗人遁入山林的生活,展示了一种避世隐居的意境。作者选择了幽静的山林作为新的居所,远离尘嚣和纷扰。诗中的松风和杉雨,以及寒冷的窗户,营造出一种幽静清寂的氛围。诗人床头挂着一卷麻衣,表明他的生活简朴,随时准备好离开这个地方。他自己点亮松明,整夜观看,显露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寂寞生活的适应。

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自我解脱的心境。诗人通过遁入山林,与自然相融,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宁。他不再受到世俗的束缚,摆脱了烦忧和纷扰,享受着宁静的时光。通过点亮松明,他在寂静的夜晚沉思,观察自然的变化,与自然形成一种默契的联系。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林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追求内心平静的心境,同时也体味到山林中的宁静和祥和。

仙源即事拼音读音参考

xiān yuán jí shì
仙源即事

bì shì yí jiā rù luàn shān, sōng fēng shān yǔ dǎ chuāng hán.
避世移家入乱山,松风杉雨打窗寒。
chuáng tóu yī juàn má yī yì, zì diǎn sōng míng jǐn yè kàn.
床头一卷麻衣易,自点松明尽夜看。


相关内容11:

宿西湖上竺

荷花

苏小小墓

读文山集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惜春
    阑干曲曲柳阴阴,路积残红半指深。却谢多情双燕子,飞来飞去说春心。...
  • 明月
    明月天双鉴,清湖地万弓。人行杨柳外,身在画图中。天阔双眸快,楼高万象融。故山应更好,杨柳映......
  • 秋夜
    桂香吹老月中秋,人在西风雁过楼。半夜枕寒清梦断,银河影挂玉帘钩。...
  • 梅花三首
    茅屋寂寂烟冥冥,纸帐晓眠人未起。天风吹动笛声寒,春满江南冰雪里。...
  • 答山中侃上人
    竹房分半席,流水白云间。丹灶余千载,青鞋第几山。有时多解悟,无发得高间。因笑尘中客,重逢改......
  • 次王修竹监簿送羽士过龙瑞宫
    龙迎葱佩出珠宫,镱水凉生碧树中。崖裂千寻根到海,剑悬七尺气横空。书间谩写琴三叠,晓发犹余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