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读参同契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齐己
2025-07-22

读参同契

唐代  齐己  

秋天  

堪笑修仙侣,烧金觅大还。
不知消息火,只在寂寥关。
鬓白炉中术,魂飞海上山。
悲哉五千字,无用在人间。

读参同契作者简介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读参同契翻译及注释

读参同契

堪笑修仙侣,
烧金觅大还。
不知消息火,
只在寂寥关。

鬓白炉中术,
魂飞海上山。
悲哉五千字,
无用在人间。

这首诗词是唐代齐己的作品,描绘了一个修道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梦想最终以失败告终的悲剧。诗词以简练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对修道者的嘲笑和对他们追求长生不老的努力的无奈和怜悯。

诗词中的“修仙侣”,指的是修道者们,他们追求长生不老,烧制金丹,期待能够达到超凡脱俗的境地。然而,他们在这个追求中陷入了迷茫和困境,“不知消息火,只在寂寥关”。他们忽略了世俗间的真理和真实的生活,“只在寂寥关”中沉湎于自己的修道之路。

诗词中“鬓白炉中术,魂飞海上山”揭示了修道者的悲剧结局。他们不但长时间地坐在炉边,练习炼丹的术法,还不顾一切地在海上山间奔波。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他们只是愈发衰老,“鬓白”,而他们的灵魂却是飞向了海上山,也就是说他们的努力只是空中楼阁。

最后两句“悲哉五千字,无用在人间”,是对修道者追求长生不老最后失败的悲叹。他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修炼上,但最终得到的只是五千字的空虚和无用。作者以嘲笑和怜悯的语气写下这两句,表达了对修道者们的同情和对他们辛苦努力的无奈。

诗词《读参同契》给人以深深的思考。通过嘲笑修道者将精力和时间放在追求长生不老上,作者提醒人们应该珍惜并享受当下的生活。它鞭挞了那些追求常人所无法达到的东西,并引导读者思考生命本质和人们固守的时光观念。

读参同契拼音读音参考

dú cān tóng qì
读参同契

kān xiào xiū xiān lǚ, shāo jīn mì dà hái.
堪笑修仙侣,烧金觅大还。
bù zhī xiāo xī huǒ, zhī zài jì liáo guān.
不知消息火,只在寂寥关。
bìn bái lú zhōng shù, hún fēi hǎi shàng shān.
鬓白炉中术,魂飞海上山。
bēi zāi wǔ qiān zì, wú yòng zài rén jiān.
悲哉五千字,无用在人间。


相关内容11:

游金华山禅院

陶种柑橙,令山童买之

寄贯休

谢虚中上人晚秋见寄

勉诗僧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春晚桐江上闲望作
    江上车声落日催,纷纷扰扰起红埃。更无人望青山立,空有帆冲夜色来。沙鸟似云钟外去,汀花如火雨......
  • 暮春久雨作
    积雨向春阴,冥冥独院深。已无花落地,空有竹藏禽。檐溜声何暴,邻僧影亦沈。谁知力耕者,桑麦最......
  • 浙江晚渡
    去年曾到此,久立滞前程。岐路时难处,风涛晚未平。汀蝉含老韵,岸荻簇枯声。莫泥关河险,多游自......
  • 寄唐洙处士
    行僧去湘水,归雁度荆门。彼此亡家国,东西役梦魂。多慵如长傲,久住不生根。曾问兴亡事,丁宁寄......
  • 送欧阳秀才赴举
    莫疑空手去,无援取高科。直是文章好,争如德行多。烟霄心一寸,霜雪路千坡。称意东归后,交亲那......
  • 陪冯使君游六首·游灵泉院
    珂珮喧喧满路岐,乱泉声里扣禅扉。对花语合希夷境,坐石苔黏黼黻衣。鸟啄古杉云冉冉,风吹清磬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