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中秋对月(三首·丁未)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易恒
2025-07-18

中秋对月(三首·丁未)

明代  易恒  

冰壶出水净无波,不著漂漂一苇过。
鼓角声沈知夜寂,梧桐叶尽觉秋多。
年侵容鬓烦霜雪,凉到衣裳惜芰荷。
只恐桂花零落尽,空留清影自婆娑。

中秋对月(三首·丁未)翻译及注释

《中秋对月(三首·丁未)》是明代易恒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冰壶出水净无波,不著漂漂一苇过。
这一句描绘了一个清净宁静的画面,比喻月亮的倒影在水中静静无波。作者以冰壶为比喻,形容月亮的倒影清澈无瑕,没有丝毫波澜。与此同时,作者提到一根苇子,暗示月亮的倒影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摇曳不定。

鼓角声沈知夜寂,梧桐叶尽觉秋多。
这一句通过描述夜晚的环境,表达了月下的宁静和孤寂。鼓角声低沉,让人感知到夜晚的寂静。梧桐树的叶子渐渐凋谢,意味着秋天的到来。这些描写增添了一种凄凉和寂静的氛围,与上句的清净形成鲜明的对比。

年侵容鬓烦霜雪,凉到衣裳惜芰荷。
这一句以人物的容貌来表达岁月的流逝和衰老。作者提到容颜上的鬓发已被霜雪侵蚀,意味着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同时,衣服的凉意也引发了对生命的珍惜之情。诗人用芰荷来象征生命之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担忧与不舍。

只恐桂花零落尽,空留清影自婆娑。
这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担忧和留恋之情。作者担心桂花会逐渐凋谢、脱落,只剩下清冷的月光独自婆娑舞动。这里的桂花象征着美好和幸福,而月光则象征着冷静和孤寂。整句诗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有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以冷静、寂静的氛围为基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担忧。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呈现了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深沉而凄美的诗意。

中秋对月(三首·丁未)拼音读音参考

zhōng qiū duì yuè sān shǒu dīng wèi
中秋对月(三首·丁未)

bīng hú chū shuǐ jìng wú bō, bù zhe piāo piāo yī wěi guò.
冰壶出水净无波,不著漂漂一苇过。
gǔ jiǎo shēng shěn zhī yè jì, wú tóng yè jǐn jué qiū duō.
鼓角声沈知夜寂,梧桐叶尽觉秋多。
nián qīn róng bìn fán shuāng xuě, liáng dào yī shang xī jì hé.
年侵容鬓烦霜雪,凉到衣裳惜芰荷。
zhǐ kǒng guì huā líng luò jǐn, kōng liú qīng yǐng zì pó suō.
只恐桂花零落尽,空留清影自婆娑。


相关内容11:

折杨柳

将至凉州

六月六日避暑佛殿读书

长歌行寄吕中甫山人

宿白羊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答颜惟乔
    俗纷倦城肆,放浪怀林莽。命赏来芳讯,探奇协幽想。萧条南苑际,中夏犹凄爽。雨霁绿泉生,风惊白......
  • 九日得继之书
    病起重阳花正开,高斋独酌当登台。吴中此日来双鲤,江上何时共一杯。万里长风吹落木,孤云斜日照......
  • 秋兴八首
    铜龙春辟晓光寒,金水桥横白玉栏。见说汉皇求大药,故邀王母到长安。黄金夜献文成灶,青鸟朝翔太......
  • 别楚生二首
    同君楚水别,独向晋陵归。秋叶霜中尽,寒帆海上稀。城荒衰草遍,山远夕阳微。最是添愁处,天边一......
  • 元夕赐观灯(三首)
    象纬临天阙,瑶空集万灵。云霞纷掩映,星斗叠晶荧。宝地春应满,金门夜不扃。千官陪宴乐,拜舞在......
  • 鄂首座还山
    病中承数过,清话一炉香。对食同甘菜,忘形不下床。壁问间笠破,门外倚藤方。惆怅明朝别,何人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