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双楠轩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1

题双楠轩

宋代  苏轼  

南轩前头两佳木,先生抚翫常不足。
尤爱薰风五月初,白银花开光照屋。

题双楠轩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题双楠轩翻译及注释

《题双楠轩》是苏轼(字子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轩前头两佳木,
先生抚翫常不足。
尤爱薰风五月初,
白银花开光照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轼游览南轩时的景象。南轩是一座小亭子,亭前有两棵极为美丽的树木。苏轼常常来到这里,抚摸这些树木,但总觉得抚摸的时间太短,无法满足内心的愉悦感。尤其是在五月初的时候,当薰风吹拂,白银花盛开,照亮了整个屋子,苏轼更是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景色。

赏析:
《题双楠轩》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南轩景色的喜爱之情。诗中的“两佳木”指的是亭前的两棵美丽树木,这里也可以引申为两个美丽的人物或事物。苏轼常常来到南轩,喜欢抚摸这些树木,表达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五月初,是指初夏时节的五月初旬,这个时候正是春天过去、夏天开始的时候。薰风吹拂、白银花盛开,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苏轼对这个时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苏轼内心的喜悦和对美的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使读者也能感受到这份美好和喜悦。该诗词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人文情怀。

题双楠轩拼音读音参考

tí shuāng nán xuān
题双楠轩

nán xuān qián tou liǎng jiā mù, xiān shēng fǔ wán cháng bù zú.
南轩前头两佳木,先生抚翫常不足。
yóu ài xūn fēng wǔ yuè chū, bái yín huā kāi guāng zhào wū.
尤爱薰风五月初,白银花开光照屋。


相关内容11:

戏咏子舟画两竹两瞿?鹆?此诗为黄庭坚作?

斋日致语口号旋复阴阳,配五支於六干;诞弥

和人假山

寄欧阳叔弼

赠朱逊之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焦千之求惠山泉诗
    兹山定空中,乳水满其腹。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浅深各有值,方圆随所蓄。或为云汹涌,或作线......
  • 元修菜(并叙)
    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元修云:使孔北海见,当复云吾家菜耶?因谓之......
  • 富阳道中
    清晨振衣起,起步方池侧。徘徊俯丹楹,到影见攲仄。不识陶靖节,定非风尘格。遥怀谢灵运,本自林......
  • 五禽言(并叙)
    梅圣俞尝作《四禽言》。余谪黄州,寓居定惠院,绕舍皆茂林修竹,荒池蒲苇。春夏之交,鸣鸟百族,......
  • 忆黄州梅花五绝
    不用相催已白头,一生判却见花羞。扬州何逊吟情苦,不枉清香与破愁。...
  • 画像题诗
    迎旦东风骑蹇驴,旋呵冻手暖髯须。洛阳无限丹青手,还有功夫画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