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自白门归望定林有寄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9

自白门归望定林有寄

宋代  王安石  

蹇驴愁石路,余亦倦跻攀。
不见道人久,忽然芳岁残。
朝随云暂出,暮与鸟争还。
杳杳青松壑,知公在两间。

自白门归望定林有寄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自白门归望定林有寄翻译及注释

诗词:《自白门归望定林有寄》

蹇驴愁石路,
余亦倦跻攀。
不见道人久,
忽然芳岁残。

朝随云暂出,
暮与鸟争还。
杳杳青松壑,
知公在两间。

中文译文:
困顿的驴儿忧愁于崎岖的石路,
我也疲倦地攀爬着。
道上的朋友已久未见,
突然间美好的岁月已经残落。

早晨随着云彩暂时出现,
傍晚与鸟儿争相归来。
茫茫青松的深谷里,
我知道朋友在两间小屋之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中以蹇驴愁石路和余亦倦跻攀来形容诗人自身的困顿和疲倦,暗示了他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艰辛和努力。不见道人久,忽然芳岁残,表达了对久别的朋友的思念和对时光逝去的感叹。这里的芳岁指的是美好的时光,残指的是已经过去。

接下来的两句朝随云暂出,暮与鸟争还,通过描述早晨与夜晚的变化,展示了诗人在奔波中的随遇而安和归家的渴望。最后两句杳杳青松壑,知公在两间,以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人所在之处的探寻。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艰辛和疲倦,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思念和珍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环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意境,让读者在其中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贵。

自白门归望定林有寄拼音读音参考

zì bái mén guī wàng dìng lín yǒu jì
自白门归望定林有寄

jiǎn lǘ chóu shí lù, yú yì juàn jī pān.
蹇驴愁石路,余亦倦跻攀。
bú jiàn dào rén jiǔ, hū rán fāng suì cán.
不见道人久,忽然芳岁残。
cháo suí yún zàn chū, mù yǔ niǎo zhēng hái.
朝随云暂出,暮与鸟争还。
yǎo yǎo qīng sōng hè, zhī gōng zài liǎng jiān.
杳杳青松壑,知公在两间。


相关内容11:

寄酬曹伯玉因以招之

沟西

送张甥赴青州幕

牛渚

崇政殿後春晴即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与道原自何氏宅步至景德寺
    前时偶见花如梦,红紫纷披竞浅深。今日重来如梦觉,静无余馥可追寻。...
  • 彭蠡
    茫茫彭蠡春无地,白浪春风湿天际。东西捩柂万舟回,千岁老蛟时出戏。少年轻事镇南来,水怒如山帆......
  • 望晼山马上作
    恆天青郁郁,千峰互崷崒。放马倚长崖,烟云争吐没。远疑嵩华低,近岂潜衡匹。奚为鲜眺览,过者辄......
  • 真州马上作
    身随饥马日中行,眼入风沙困欲盲。心气已劳形亦弊,自怜於世欲何营。...
  • 太湖恬亭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山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
  • 谩成
    清时无路取封侯,病卧牛衣已数秋。日月不胶时易失,感今怀昔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