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虫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杨万里
2025-09-08

秋虫

宋代  杨万里  

蝉哀落日恰才收,蛩怨黄昏正未休。
催得世人头摠白,不知替得二虫愁。

秋虫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秋虫翻译及注释

《秋虫》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的虫鸣声,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叹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蝉哀落日恰才收,
蛩怨黄昏正未休。
催得世人头摠白,
不知替得二虫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傍晚时分的虫鸣声为题材,通过描写蝉和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叹和思考。

首句“蝉哀落日恰才收”,描绘了蝉在傍晚时分停止鸣叫的情景。蝉的鸣叫声在夏季是常见的,而秋天的到来意味着夏天的结束,蝉的鸣叫也随之停止,这种转变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第二句“蛩怨黄昏正未休”,描述了蛩虫在黄昏时分仍在哀怨地鸣叫。蛩虫是秋天的代表性昆虫,它们的鸣叫声给人一种忧郁的感觉,似乎在抱怨黄昏的来临。

接下来的两句“催得世人头摠白,不知替得二虫愁”,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思考。这里的“世人”指的是人类,而“二虫”指的是蝉和蛩。作者通过对比,暗示人类在秋天的到来时,会感到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匆匆,而虫鸣声则是秋天的声音,它们似乎也有着自己的忧愁。

整首诗以虫鸣声为线索,通过对蝉和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叹和思考。诗中的虫鸣声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给人一种深沉而凄美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共鸣和对生命的思考。

秋虫拼音读音参考

qiū chóng
秋虫

chán āi luò rì qià cái shōu, qióng yuàn huáng hūn zhèng wèi xiū.
蝉哀落日恰才收,蛩怨黄昏正未休。
cuī dé shì rén tóu zǒng bái, bù zhī tì dé èr chóng chóu.
催得世人头摠白,不知替得二虫愁。


相关内容11:

饭罢散策遇细雨二首

过新开湖五首

秋夜极热三首

食鹧鸪

和闽漕傅安道郎中送毛平仲诗韵,寄谢惠书及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木犀初发
    可笑诗人山泽臞,平生枯淡不敷腴。已搜杞菊到诒厥,绝与木犀亲友于。挼入杯中金粟走,满浇天上桂......
  • 胡季亨赠集句古风,效其体奉酬
    秋气集南涧,清风来故人。遗我一端绮,桃李不成春。大句干元造,高词媲皇坟。百衲收寸锦,一字买......
  • 发赵屯,得风宿杨林池,是日行二百里
    动地风来觉地浮,拍天浪起带天流。无翻柳树知何喜,拜杀芦花未肯休。两岸万山如走马,一帆千里送......
  • 送吉州解魁左人杰诣太常
    高皇一马化龙日,临轩策士谁第一。玉山山下汪端明,年财十八第一人。圣上来年集英殿,黄繖中央横......
  • 刘村渡二首
    旷野风从脚底生,远峰顶与额般平。何人知道诚斋叟?独著驼裘破雨行。...
  • 端午前一日阻风鄱阳湖观竞渡
    恶风夜半阻归船,端欲留人作胜缘。千里携家观竞渡,五湖新涨政黏天。棹翻波浪山如雪,醉杀儿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