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夜步堤上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9-10

夜步堤上三首

宋代  陈与义  

人间睡声起,幽子方独步。
倚杖看白云,亭亭水中度。
十月雁背高,三更河流去。
物生各扰扰,念此煎百虑。
聊将忧世心,数遍桥西树。

夜步堤上三首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夜步堤上三首翻译及注释

《夜步堤上三首》是陈与义的诗作,描述了夜晚一个人独自漫步在堤岸上的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夜步堤上三首

人间睡声起,幽子方独步。
倚杖看白云,亭亭水中度。
十月雁背高,三更河流去。
物生各扰扰,念此煎百虑。
聊将忧世心,数遍桥西树。

中文译文:
人们的睡声在人间响起,我独自在幽静的地方漫步。
倚着拐杖看着白云,它们在清澈的水中飘逸而过。
十月的雁儿背上飞得很高,午夜时分,河水奔流而去。
周围的万物都扰扰不安,我思念着这些事情而烦恼不已。
只好借着忧虑世事的心情,数着桥西的树木来宽慰自己。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一个人独自漫步在堤岸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人们的睡声在安静的夜晚中响起,而诗人却独自徜徉在这片宁静之中。他倚着拐杖,静静地观察着天空中的白云,以及水中流淌的景象。十月的雁儿高飞,河水在午夜奔流,形成了对比鲜明的画面。周围的万物各自忙碌、扰扰不安,而诗人的思绪却被种种忧虑所缠绕。他通过数桥西的树木来宽慰自己,抒发内心的焦虑和烦恼。

赏析:
这首诗以简约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夜晚一个人独自散步的情景,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诗人将人间的喧嚣与自然的宁静进行了对比,通过描写白云和流水的动态形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雅的氛围。十月的雁儿高飞,河水奔流,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诗人内心的忧虑形成了呼应。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忧世的心态,通过数桥西的树木来宽慰自己,展示了他对内心困扰的思考和应对方式。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寥寥数语传递出了人世间的孤独与忧虑,给读者留下了一丝深思。

夜步堤上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yè bù dī shàng sān shǒu
夜步堤上三首

rén jiān shuì shēng qǐ, yōu zi fāng dú bù.
人间睡声起,幽子方独步。
yǐ zhàng kàn bái yún, tíng tíng shuǐ zhōng dù.
倚杖看白云,亭亭水中度。
shí yuè yàn bèi gāo, sān gēng hé liú qù.
十月雁背高,三更河流去。
wù shēng gè rǎo rǎo, niàn cǐ jiān bǎi lǜ.
物生各扰扰,念此煎百虑。
liáo jiāng yōu shì xīn, shù biàn qiáo xī shù.
聊将忧世心,数遍桥西树。


相关内容11:

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

与伯顺饭于文纬大光出宋汉杰画秋山

次韵王尧明郊祀显相之作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

夏雨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王应仲欲附张恭甫舟过湖南久不决今日忽闻遂
    我身如孤云,随风堕湖边。墙东木阴好,初识避世贤。从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披君三迳草,分我一......
  • 郡斋水阁闲书·闲书
    逐出堪羞子溥,归来可重渊明。试问七松处士,何如五柳先生。...
  • 衡岳道中
    危亭见上方,林壑带残阳。今日岂无恨,重游却味长。...
  • 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
    纱巾竹杖过荒陂,满面东风二月时。世事纷纷人老易,春阴漠漠絮飞迟。士衡去国三间屋,子美登台七......
  • 题崇兰图二首
    奕奕天风吹角巾,松声水色一时新。册林从此不牢落,照影溪头共六人。...
  • 赠传子文
    渔子牧儿谈笑新,先生胜日步湖漘。沙边忽见长身士,头上仍欹折角巾。豺虎不能宽远俗,山川终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