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衡岳道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7-19

衡岳道中

宋代  陈与义  

危亭见上方,林壑带残阳。
今日岂无恨,重游却味长。

衡岳道中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衡岳道中翻译及注释

《衡岳道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与义。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衡岳道中的一次重游经历。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危亭见上方,林壑带残阳。
今日岂无恨,重游却味长。

诗意:
诗人在衡岳道中的危亭上望见山顶上方的景色,山林和山谷间弥漫着残阳的余晖。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悔恨,但此刻的重游却带来了久违的滋味。

赏析:
这首诗以衡岳道中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林和残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首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危亭上俯瞰山景的场景,山林间的残阳给整个景色增添了一种凄美的氛围。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悔恨和不满,暗示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无法挽回的遗憾。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重新游览这片景色的心情,虽然带着过去的恨意,但却重新感受到了美好的滋味,暗示了对于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意境清新,用词简练而准确,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的情感在山林和残阳的映衬下更加突出,给人以深思和感慨。这首诗词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衡岳道中拼音读音参考

héng yuè dào zhōng
衡岳道中

wēi tíng jiàn shàng fāng, lín hè dài cán yáng.
危亭见上方,林壑带残阳。
jīn rì qǐ wú hèn, zhòng yóu què wèi zhǎng.
今日岂无恨,重游却味长。


相关内容11:

约春

陪诸公登南楼啜新茶家弟出建除体诗诸公既和

除夜二首

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

与伯顺饭于文纬大光出宋汉杰画秋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清明二绝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 美哉亭
    西出城皋关,土谷仅容驼。天挂一疋练,双崖斗嵯峩。忽然五丈缺,亭构如危窠。青山丽中原,白日照......
  • 筼筜谷
    池通一谷波溶溶,竹合两岸烟蒙蒙。寻幽直去景渐野,宛尔不似在尘中。...
  • 郡斋水阁闲书·闲书
    逐出堪羞子溥,归来可重渊明。试问七松处士,何如五柳先生。...
  • 王应仲欲附张恭甫舟过湖南久不决今日忽闻遂
    我身如孤云,随风堕湖边。墙东木阴好,初识避世贤。从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披君三迳草,分我一......
  • 夜步堤上三首
    人间睡声起,幽子方独步。倚杖看白云,亭亭水中度。十月雁背高,三更河流去。物生各扰扰,念此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