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崇兰图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7-19

题崇兰图二首

宋代  陈与义  

奕奕天风吹角巾,松声水色一时新。
册林从此不牢落,照影溪头共六人。

题崇兰图二首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题崇兰图二首翻译及注释

《题崇兰图二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与义。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奕奕天风吹角巾,
松声水色一时新。
册林从此不牢落,
照影溪头共六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中描述了天风吹拂下的角巾、松树的声音和水的色彩,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同时,诗中还描绘了六个人在溪头倒影中的景象,暗示了友谊和团结。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营造,展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奕奕"来形容天风,形容其瑰丽壮美的气势。"吹角巾"则是描绘风吹拂下的一幕,使读者感受到清风拂面的凉爽。接着,通过"松声"和"水色",作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新鲜的境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安宁。

下半首诗中,"册林"指的是密集的树林,"不牢落"则是形容树林的稳固坚实。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诗词,将这美好的景色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中,不让它被遗忘或消失。最后一句"照影溪头共六人"表达了六个人在溪水旁倒影的景象,暗示了友谊和团结。这种友谊的象征,使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温馨和融洽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营造,传递了作者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向往,并通过诗词的表达,将这些美好的情感与景色永远留存在读者的心中。

题崇兰图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tí chóng lán tú èr shǒu
题崇兰图二首

yì yì tiān fēng chuī jiǎo jīn, sōng shēng shuǐ sè yī shí xīn.
奕奕天风吹角巾,松声水色一时新。
cè lín cóng cǐ bù láo luò, zhào yǐng xī tóu gòng liù rén.
册林从此不牢落,照影溪头共六人。


相关内容11:

次韵王尧明郊祀显相之作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

夏雨

夜雨

周尹潜雪中过门不我顾遂登西楼作诗见寄次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
    纱巾竹杖过荒陂,满面东风二月时。世事纷纷人老易,春阴漠漠絮飞迟。士衡去国三间屋,子美登台七......
  • 夜步堤上三首
    人间睡声起,幽子方独步。倚杖看白云,亭亭水中度。十月雁背高,三更河流去。物生各扰扰,念此煎......
  • 王应仲欲附张恭甫舟过湖南久不决今日忽闻遂
    我身如孤云,随风堕湖边。墙东木阴好,初识避世贤。从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披君三迳草,分我一......
  • 赠传子文
    渔子牧儿谈笑新,先生胜日步湖漘。沙边忽见长身士,头上仍欹折角巾。豺虎不能宽远俗,山川终要识......
  • 泛舟入前仓
    曾鼓盐田棹,前仓不足言。尽行江左路,初过浙东村。春去花无迹,潮归岸有痕。百年都几日,聊复信......
  • 十月
    十月天公作诗悲,负霜鸿雁不停飞。莽连万里云一去,红尽千林秋径归。病夫搜句了节序,小斋焚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