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林明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潜
2025-07-19

送林明府

宋代  吴潜  

拟续宣城志,难忘令尹贤。
庭空无狱讼,斋静有诗篇。
心似秋云远,政如霜月悬。
活人最多处,饥岁作丰年。

送林明府作者简介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送林明府翻译及注释

《送林明府》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林明府离任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林明府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并通过对庭院的描绘,展现了宁静和富饶的景象。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送林明府

拟续宣城志,难忘令尹贤。
庭空无狱讼,斋静有诗篇。
心似秋云远,政如霜月悬。
活人最多处,饥岁作丰年。

诗词通过“拟续宣城志”一句展示了作者对林明府的敬佩之情,认为他在宣城的治理工作堪称楷模。接着,诗词描绘了林明府离任时的场景。庭院空无狱讼,显示了他的廉洁和清正。而斋室的宁静中有诗篇存在,暗示着林明府文风雅致,有才情之人。

接下来的两句“心似秋云远,政如霜月悬”用比喻手法,将林明府的心意和治理方式与秋云和霜月相联系。秋云的遥远代表了他的胸怀和志向广阔,霜月的悬挂象征了他的清冷和明察。

最后两句“活人最多处,饥岁作丰年”表达了林明府为民众谋福利的能力和成就。他在任期间能够创造出丰收的年景,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干和智慧。

整首诗词通过对林明府的赞美,展现了他的廉洁正直、文风雅致、胸怀宽广和为民造福的品质。同时,通过对庭院景象的描绘,营造了宁静和富饶的氛围,给人以舒适和安宁的感受。这首诗词既是对林明府的告别,也是对他功绩的赞颂,展示了作者对他的钦佩和思念之情。

送林明府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lín míng fǔ
送林明府

nǐ xù xuān chéng zhì, nán wàng lìng yǐn xián.
拟续宣城志,难忘令尹贤。
tíng kōng wú yù sòng, zhāi jìng yǒu shī piān.
庭空无狱讼,斋静有诗篇。
xīn shì qiū yún yuǎn, zhèng rú shuāng yuè xuán.
心似秋云远,政如霜月悬。
huó rén zuì duō chù, jī suì zuò fēng nián.
活人最多处,饥岁作丰年。


相关内容11:

遣兴

题诸葛武侯画像

秋风叹四首

挽汪帅参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前人韵
    山灵岂是少恩哉,两载从容自不来。羊石岂能留得住,和羹消息到寒梅。...
  • 对黄花
    当年脱却戏衫回,又被官差唤出来。疾恶念轻缘练历,好名心懒为摧。莫愁白发家千里,且对黄花酒一......
  • 谢世颂三首
    夫子曳杖逍遥,曾子易箦兢战。圣贤乐天畏天,吴子中通一线。...
  • 何无适同宿山中次韵
    虎踞龙蟠释子宫,药香时出小桥东。人眠依约三更后,月在清明一气中。千古心期应共远,半生怀抱此......
  • 秋风叹四首
    军书督战急,县吏催租还。力尽将何诉,浮云深九关。...
  • 和无适四时赋雪梅
    寄言青女莫来宾,闻道长安冻杀人。应瑞丰年占尚远,忧时君子虑方新。幸闻北境无他警,更喜东皇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