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苏养直题孙郎中扶疏堂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曹勋
2025-07-19

和苏养直题孙郎中扶疏堂二首

宋代  曹勋  

马上看花梦里莺,自怜行路每劳生。
道人犹说未自在,且是扶疏堂上行。

和苏养直题孙郎中扶疏堂二首作者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和苏养直题孙郎中扶疏堂二首翻译及注释

《和苏养直题孙郎中扶疏堂二首》是宋代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马上看花梦里莺,
自怜行路每劳生。
道人犹说未自在,
且是扶疏堂上行。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辛劳努力的生活状态的思考,以及在寻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过程中的困惑。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马上看花和梦里听到莺鸟歌声的描绘,展现出诗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诗人自怜行路劳累,意味着他对自己的辛勤付出感到心疲力尽,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疲惫和困苦的感受。

诗中的“道人犹说未自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思索。诗人通过与“道人”的对话,暗示自己追求内心自由和宁静的心愿尚未实现。这里的“道人”可能是一个智者或者是诗人自己的内心声音,他仍然告诉诗人,他的心境尚未得到真正的自在。

最后两句“且是扶疏堂上行”意味着诗人在寻求内心自由和宁静的过程中选择了“扶疏堂”这个地方。这里的“扶疏堂”可能是一个隐居的地方,象征着诗人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的心境。诗人选择在这个地方行走,意味着他寻求内心自由和宁静的努力并未停止。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疲惫和困苦的思考,以及他对内心自由和宁静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和苏养直题孙郎中扶疏堂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sū yǎng zhí tí sūn láng zhōng fú shū táng èr shǒu
和苏养直题孙郎中扶疏堂二首

mǎ shàng kàn huā mèng lǐ yīng, zì lián xíng lù měi láo shēng.
马上看花梦里莺,自怜行路每劳生。
dào rén yóu shuō wèi zì zài, qiě shì fú shū táng shàng xíng.
道人犹说未自在,且是扶疏堂上行。


相关内容11:

守闸书事时已退居五首

和叶徵君见寄二首

梦中作四首

送徐正时之官赣州四首

飞龙引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独不见
    独不见,谁相忆。花影上珠帘,明月穿窗隙。翡翠暗无光,苍苔点行迹。鸾鉴挂珊瑚,宝靥销金碧。仿......
  • 关山月
    关山月,关山月。分景送征人,寒光射矛戟。胡笳声断塞鸿惊,征人泪下思乡国。...
  • 和虚中见赠二首
    销沈壮气已无余,尚有床头数卷书。再命岂宜居旧物,三乘只合乐真如。修门喜见平生友,穷巷何堪长......
  • 曾端伯自承移帅川口有怀风旨无便附信忽领教
    某也庵居久,心形付自然。山林藏老退,松竹养风烟。遇物元非远,寻真自一天。怀人会心处,熟诵见......
  • 送王道录桐柏住庵二首
    早觉人间万事非,便寻幽远净征衣。每嗟老境难辞老,政使归时未得归。物外无思皆妙道,尘中有患更......
  • 和郑康道二首
    绝叹当年故作痴,水边林下欲清非。未庆阮籍涂穷惯,自是王通世念微。伏节旧闻英概伟,挂冠惜与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