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龚漕六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芾
2025-09-03

寄龚漕六首

宋代  吴芾  

几年湮塞豫章沟,岁岁民间有水忧。
我意若非公善后,不应城里解通舟。

寄龚漕六首作者简介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寄龚漕六首翻译及注释

《寄龚漕六首》是宋代吴芾所作的诗词。这首诗以几年来豫章沟被淤塞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民众因水患而受苦的关切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几年湮塞豫章沟,
岁岁民间有水忧。
我意若非公善后,
不应城里解通舟。

译文:
多年来豫章沟被淤塞,
每年人民都有水患之忧。
我本意若不是公正善治之后,
就不应该解放船只进入城市。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民众水患困扰的关切。豫章沟多年来被淤塞,导致水患频发,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忧虑。作者以自己的意愿来衡量,认为只有通过公正善治,才能解决水患问题,并让船只重新通航。

赏析:
《寄龚漕六首》描绘了一个社会问题,即水患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困难和痛苦。通过对河流淤塞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与担忧。诗中的"湮塞"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河道被淤塞的情景,使读者对水患的严重性有了直观的感受。作者通过"岁岁民间有水忧"表达了民众长期以来饱受水患之苦的心情,让读者对他们的遭遇产生共鸣。

诗末的"我意若非公善后,不应城里解通舟"表明了作者对解决水患问题的期望。他认为只有通过公正善治,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让人们的生活重新恢复正常。这一观点体现了作者对社会治理的关注,他希望通过这首诗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促使相关方面能够重视并解决水患问题。

总的来说,《寄龚漕六首》通过对水患问题的描绘和对解决之道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民众福祉的关心。这首诗在表达社会关切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希望和呼吁,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并促使社会关注和改变。

寄龚漕六首拼音读音参考

jì gōng cáo liù shǒu
寄龚漕六首

jǐ nián yān sāi yù zhāng gōu, suì suì mín jiān yǒu shuǐ yōu.
几年湮塞豫章沟,岁岁民间有水忧。
wǒ yì ruò fēi gōng shàn hòu, bù yīng chéng lǐ jiě tōng zhōu.
我意若非公善后,不应城里解通舟。


相关内容11:

寄朝宗二首

示吴守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

画牛

和韩司谏叔夏乐谷五吟·蒲团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邀朱推单令周尉赏西邻野人屋前梅花次单令韵
    西崦一株梅,在野何清丽。遥知不是雪,香散青林际。肆筵宾沓来,秉炬仆相递。幸蒙五字诗,妙敌一......
  • 再和二首
    平生相见即眉开,几遣车停马首回。窗外每怜随月到,竹边还喜过墙来。寒香入坐如相觅,幽艳迎人欲......
  • 和高簿
    不惮驱驰半驿间,劝耕聊复到禅关。耳根暗泻潺潺水,眼界横陈叠叠山。已喜新来春事好,还嗟老去世......
  •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谩来水上结危亭,更凭栏干听水声。洗得肺肝清似水,莫言亭下水无情。...
  • 仁仲小圃
    白云不为轻风起,閒影融融映秋水。静中观物万象呈,借问此心何所始。蚊飞蠓过那足问,要识人生行......
  •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
    两山夹苍烟,双瀑挂峭壁。汹涌非一朝,倾泻几千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