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郑宥入蜀迎觐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端
2025-11-29

送郑宥入蜀迎觐

唐代  李端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
在世谁非客,还家即是乡。
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
请语愁猿道,无烦促泪行。

送郑宥入蜀迎觐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送郑宥入蜀迎觐翻译及注释

送郑宥入蜀迎觐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
在世谁非客,还家即是乡。
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
请语愁猿道,无烦促泪行。

诗词的中文译文:
安居乡土很难达到西部险峻,你去了异乡的王阳。
在这个世上,谁不是旅客,回到家乡才是归处。
剑门这条千弯转的路走到尽头,长江只有一股长流。
请告诉悲伤的猿猴,不要催促我流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为朋友郑宥送行的一首诗。诗人为郑宥送行之际,写下了对他的告别和祝福。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与郑宥亲切相处的情景。诗人认为郑宥身处西部险峻之地,而他自己仍然留在王阳,虽然相隔千里,但他们之间的友情仍然很亲密。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郑宥的祝福。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是旅客,只有回到家乡才是真正的归处。无论郑宥在异乡如何艰难,只要他回到家乡,就能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郑宥行程的一段路程。剑门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走到尽头表示郑宥将结束在剑门的艰苦旅程。巴水是指长江的支流,它长长地流淌,象征郑宥的旅途虽然艰辛,但是坚持到底。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郑宥的告别。诗人请求悲伤的猿猴不要怂恿他流泪。这是因为诗人不想郑宥看到他伤感的眼泪,希望他能看到一个坚强的朋友。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郑宥的离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郑宥的深情和希望他顺利旅行的祝福。同时,诗人也借此向读者传达了对远行者的理解和鼓励。整体上,这首诗流畅动人,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友情的珍贵。

送郑宥入蜀迎觐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hèng yòu rù shǔ yíng jìn
送郑宥入蜀迎觐

níng qīn xī zhì xiǎn, jūn qù yì wáng yáng.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
zài shì shuí fēi kè, huán jiā jí shì xiāng.
在世谁非客,还家即是乡。
jiàn mén qiān zhuǎn jǐn, bā shuǐ yī zhī zhǎng.
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
qǐng yǔ chóu yuán dào, wú fán cù lèi xíng.
请语愁猿道,无烦促泪行。


相关内容11:

送柳判官赴振武

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送韦判官得雨中山

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

送颜推官游银夏谒韩大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下楼
    话旧全应老,逢春喜又悲。看花行拭泪,倍觉下楼迟。...
  • 送王录事赴任苏州(即舍人堂弟)
    古堤迎拜路,万里一帆前。潮作浇田雨,云成煮海烟。吏闲唯重法,俗富不忧边。西掖今宵咏,还应寄......
  • 长安疾后首秋夜即事(一作陈羽诗)
    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清风刻漏传三殿,甲第歌钟乐......
  • 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
    旦随三鸟去,羽节凌霞光。暮与双凫宿,云车下紫阳。天坛临月近,洞水出山长。海峤年年别,丘陵徒......
  • 良田无晚岁
    人功虽未及,地力信非常。不任耕耘早,偏宜黍稷良。无年皆有获,后种亦先芳。膴膴盈千亩,青青保......
  • 逢王泌自东京至
    逢君自乡至,雪涕问田园。几处生乔木,谁家在旧村。山峰横二室,水色映千门。愁见游从处,如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