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益
2025-09-05

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

唐代  李益  

旦随三鸟去,羽节凌霞光。
暮与双凫宿,云车下紫阳。
天坛临月近,洞水出山长。
海峤年年别,丘陵徒自伤。

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作者简介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翻译及注释

《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写送别一位道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乱和个人遭遇的忧虑。

诗中的“长社”指的是长社窦明府的府宅,诗人在这里送别了来访的王屋道士常究子。诗人早上跟随三只鸟飞走,羽毛飘动,镜照出霞光。晚上与两只凫鸟共宿,云车停在了紫阳山下。他还描述了天坛临近月亮的景象,洞里的水从山上流淌。最后,诗人表示对长社窦明府的离别感到悲伤,他感叹海外人家每年都要分别,而丘陵之间只有自己忧伤。

这首诗的译文为:

早晨三只鸟带我远去,
羽翼在霞光中飞翔。
晚上与两只凫宿落,
云车停在紫阳山下。
天坛临近明月亮,
洞里的水自山中流淌。
海上的家园年年别离,
我留在丘陵中自伤。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不安和个人遭遇徒劳的担忧。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来表达这种忧伤,其中早晨的离别象征着逃离现实的欲望,晚上的寄宿与凫鸟则象征着对安宁与归宿的向往。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美丽和地理现象的奇妙来烘托情绪,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无奈和悲伤。整首诗旋律流畅,意象鲜明,给人一种深情厚意和忧伤的感觉。同时,诗人通过表达自己个人的遭遇和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痛苦。

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拼音读音参考

zhǎng shè dòu míng fǔ zhái yè sòng wáng wū dào shì cháng jiū zi
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

dàn suí sān niǎo qù, yǔ jié líng xiá guāng.
旦随三鸟去,羽节凌霞光。
mù yǔ shuāng fú sù, yún chē xià zǐ yáng.
暮与双凫宿,云车下紫阳。
tiān tán lín yuè jìn, dòng shuǐ chū shān cháng.
天坛临月近,洞水出山长。
hǎi jiào nián nián bié, qiū líng tú zì shāng.
海峤年年别,丘陵徒自伤。


相关内容11:

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送韦判官得雨中山

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

送颜推官游银夏谒韩大夫

送张少府赴夏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郑宥入蜀迎觐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在世谁非客,还家即是乡。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请语愁猿道,无烦促......
  • 下楼
    话旧全应老,逢春喜又悲。看花行拭泪,倍觉下楼迟。...
  • 送王录事赴任苏州(即舍人堂弟)
    古堤迎拜路,万里一帆前。潮作浇田雨,云成煮海烟。吏闲唯重法,俗富不忧边。西掖今宵咏,还应寄......
  • 良田无晚岁
    人功虽未及,地力信非常。不任耕耘早,偏宜黍稷良。无年皆有获,后种亦先芳。膴膴盈千亩,青青保......
  • 逢王泌自东京至
    逢君自乡至,雪涕问田园。几处生乔木,谁家在旧村。山峰横二室,水色映千门。愁见游从处,如今花......
  • 归山居寄钱起
    怅望青山下,回头泪满巾。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谁知武陵路,亦有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