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魏四落第还乡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7-20

送魏四落第还乡

唐代  岑参  

东归不称意,客舍戴胜鸣。
腊酒饮未尽,春衫缝已成。
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
魏侯池馆今尚在,犹有太师歌舞台。
君家盛德岂徒然,时人注意在吾贤。
莫令别后无佳句,只向垆头空醉眠。

送魏四落第还乡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魏四落第还乡翻译及注释

《送魏四落第还乡》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对魏四落第归乡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东归不称意,客舍戴胜鸣。
腊酒饮未尽,春衫缝已成。
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
魏侯池馆今尚在,犹有太师歌舞台。
君家盛德岂徒然,时人注意在吾贤。
莫令别后无佳句,只向垆头空醉眠。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魏四落第归乡的思念和祝福之情。诗人感叹东归不如意,客舍里的鸣鸟声已经让人心烦意乱。腊酒虽然没有喝完,但春衫已经缝好,意味着离别的时刻已经到来。诗人用长安的柳枝和洛阳的梨花来象征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归乡者未来的美好祝愿。魏侯的池馆依然存在,太师的歌舞台也依然存在,这些都是对魏四落第的夸赞和赞美。诗人认为魏四落第的家庭德行不会白费,在时人中会受到重视。最后诗人希望魏四落第别后能继续写出佳句,不要只是醉倒在垆头。

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对魏四落第归乡的思念和祝福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归乡者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还赞美了魏四落第的家庭德行和才华,认为他会在时人中受到重视。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魏四落第的美好祝愿和对归乡生活的思念之情。

送魏四落第还乡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wèi sì luò dì huán xiāng
送魏四落第还乡

dōng guī bù chēng yì, kè shè dài shèng míng.
东归不称意,客舍戴胜鸣。
là jiǔ yǐn wèi jǐn, chūn shān fèng yǐ chéng.
腊酒饮未尽,春衫缝已成。
cháng ān liǔ zhī chūn yù lái, luò yáng lí huā zài qián kāi.
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
wèi hóu chí guǎn jīn shàng zài,
魏侯池馆今尚在,
yóu yǒu tài shī gē wǔ tái.
犹有太师歌舞台。
jūn jiā shèng dé qǐ tú rán, shí rén zhù yì zài wú xián.
君家盛德岂徒然,时人注意在吾贤。
mò lìng bié hòu wú jiā jù, zhǐ xiàng lú tóu kōng zuì mián.
莫令别后无佳句,只向垆头空醉眠。


相关内容11:

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

入蒲关先寄秦中故人

送郭乂杂言

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

送陈子归陆浑别业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江上春叹
    腊月江上暖,南桥新柳枝。春风触处到,忆得故园时。终日不如意,出门何所之。从人觅颜色,自笑弱......
  • 萼绿华歌
    有一人兮升紫霞,书名玉牒兮萼绿华。仙容矫矫兮杂瑶珮,轻衣重重兮蒙绛纱。云雨愁思兮望淮海,鼓......
  • 起度律师同居东斋院
    释子喜相偶,幽林俱避喧。安居同僧夏,清夜讽道言。对阁景恒晏,步庭阴始繁。逍遥无一事,松风入......
  • 送怀州吴别驾
    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春流饮去马,暮雨湿行装。驿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覃怀人总喜,别驾得......
  •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得阳字)
    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马带新行色,衣闻旧御香。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别后能为政,相思淇......
  • 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
    奉使按胡俗,平明发轮台。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巍。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何事阴阳工,不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