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都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补之
2025-09-07

都门

宋代  晁补之  

飘零何处是生涯,瘦马都门踏落花。
芳物搅心看不得,绨袍遮眼畏风沙。

都门作者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都门翻译及注释

《都门》是一首宋代晁补之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飘零何处是生涯,
瘦马都门踏落花。
芳物搅心看不得,
绨袍遮眼畏风沙。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飘零的生命境遇。诗人通过描写瘦弱的马匹踏过都门踩碎了花朵,表达了他自身的颓废和无奈。在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只能搅乱他的心境,他无法忍受它们的存在。因此,他选择用华丽的绨袍遮住眼睛,不敢去面对风沙带来的艰难和挑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望。"飘零何处是生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命的困惑和迷茫,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何去何从。"瘦马都门踏落花"这句诗通过描写瘦弱的马匹踏过都门踩碎花朵,暗示诗人的处境并没有带来美好的事物,只有破碎和荒凉。"芳物搅心看不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隔离和拒绝,因为它们只会让他感到痛苦和不安。最后一句"绨袍遮眼畏风沙"揭示了诗人对外界困难和挑战的恐惧,他选择用华丽的绨袍遮住眼睛,不敢正视现实的残酷。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困境。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拒绝和对困难的恐惧,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奈和迷茫。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内涵和抒发情感的能力而被人们所喜爱和传诵。

都门拼音读音参考

dōu mén
都门

piāo líng hé chǔ shì shēng yá, shòu mǎ dōu mén tà luò huā.
飘零何处是生涯,瘦马都门踏落花。
fāng wù jiǎo xīn kàn bù dé, tí páo zhē yǎn wèi fēng shā.
芳物搅心看不得,绨袍遮眼畏风沙。


相关内容11:

送赵燮

扬州被召著作佐郎自金山回阻冰效退之陆浑山

同文潜送况之谏议十四丈守潞过成季作

和洛笋小发

郊居与八弟无斁读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潼关道中
    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阪正......
  • 初到长安书怀
    荐承丹诏抚凋残,适值年丰万井安。旧职尚兼黄阁贵,前驱新拥碧油寒。静怜风竹经宵听,老爱山云尽......
  •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五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江上零露滋。方舟不能度,日暮白苹悲。清波有鸣鸿,荡漾安可期。幸因南风逝,寄言钦......
  • 答刘季孙
    高台撷黄菊,独上忆同登。灌木闲相揖,寒鸦偶自朋。酒怜旁舍熟,赋喜故人能。寂寞西风里,篮舆兴......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七
    淮南夏早收,晚秧亦含风。连舻似雍绛,千斛输吴中。使君饮酒乐,岁美关梁通。安得天下人,俱忘楚......
  • 馆宿
    残雪封条未干,兰台幞被春寒。斜日房栊吏散,鸣鸠飞下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