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答刘季孙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补之
2025-07-20

答刘季孙

宋代  晁补之  

高台撷黄菊,独上忆同登。
灌木闲相揖,寒鸦偶自朋。
酒怜旁舍熟,赋喜故人能。
寂寞西风里,篮舆兴可胜。

答刘季孙作者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答刘季孙翻译及注释

《答刘季孙》是一首晁补之所写的宋代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台采摘黄菊,独自上山回忆同登之情。灌木相互轻轻点头致意,寒鸦偶然成为朋友。美酒喜欢熟识的邻居,赋诗欣喜于老友的才华。在寂寞的西风中,篮舆的兴奋无可比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晁补之在高台上采摘黄菊的情景,回忆起与刘季孙一起登高的往事。诗中表达了灌木相互点头致意的闲散之态,以及寒鸦在这个寂寞的环境中成为偶然的伙伴。诗人喜欢与熟识的邻居共享美酒,赋诗时则因为老友的才华而感到欣喜。最后,诗人在寂寞的西风中,看到篮舆的兴奋,感叹其喜悦之情无法言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山野间静谧而美丽的场景,通过描写自然环境中的细微细节,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中的黄菊、灌木、寒鸦等形象细腻而生动,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活力。同时,诗人通过将自然景物与人情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友谊和人情的思念和赞美。诗人喜欢独自登高,回忆与友人的往事,这种寂寞与怀旧的情感通过西风的描写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最后,诗人看到篮舆的兴奋,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与共鸣的美感。

答刘季孙拼音读音参考

dá liú jì sūn
答刘季孙

gāo tái xié huáng jú, dú shàng yì tóng dēng.
高台撷黄菊,独上忆同登。
guàn mù xián xiāng yī, hán yā ǒu zì péng.
灌木闲相揖,寒鸦偶自朋。
jiǔ lián páng shě shú, fù xǐ gù rén néng.
酒怜旁舍熟,赋喜故人能。
jì mò xī fēng lǐ, lán yú xìng kě shèng.
寂寞西风里,篮舆兴可胜。


相关内容11:

扬州被召著作佐郎自金山回阻冰效退之陆浑山

同文潜送况之谏议十四丈守潞过成季作

和洛笋小发

郊居与八弟无斁读书

和雒酒十二弟见降羌赴阙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都门
    飘零何处是生涯,瘦马都门踏落花。芳物搅心看不得,绨袍遮眼畏风沙。...
  • 潼关道中
    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阪正......
  • 初到长安书怀
    荐承丹诏抚凋残,适值年丰万井安。旧职尚兼黄阁贵,前驱新拥碧油寒。静怜风竹经宵听,老爱山云尽......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七
    淮南夏早收,晚秧亦含风。连舻似雍绛,千斛输吴中。使君饮酒乐,岁美关梁通。安得天下人,俱忘楚......
  • 馆宿
    残雪封条未干,兰台幞被春寒。斜日房栊吏散,鸣鸠飞下栏干。...
  • 过铜陵南望一山高出云上奇秀可骇余未尝至江
    云端忽露碧孱颜,如髻如簪缥缈间。惊骇舟中齐举首,不言知是九华山。...